十个扎心又好笑的生活段子:看完嘴角疯狂上扬

发布者:时光予我温柔 2025-10-14 14:00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甜的还是齁咸的。但今天这十个段子,我保证每颗都裹着糖衣炮弹——初听想笑,细品还能咂摸出点人间烟火气。

1. 这医生开的不是药方,是绕口令

上周视力突然暴跌,眼眶子跟塞了铅块似的疼。火急火燎跑医院,从头到脚查了个遍:B超照得我直缩脖子,CT机嗡嗡响时心都揪起来,心电图、脑电图、X光片堆成小山,抽了三管血验了五项尿常规,内科外科眼科轮番上阵。

终于等到医生翻完所有报告,大笔一挥开了张处方。我凑近一看,差点没背过气:

病因:梅由僻施,艾坎首基。

用药:梅由僻施,憋坎首基。

这啥玩意儿?甲骨文升级版?我捏着纸条追着医生问,他推推眼镜笑:“回去快速念十遍。”

回家后我扯着嗓子念,从慢到快越念越溜,突然“咔嗒”一声——

“没有屁事,爱看手机!治疗办法:没有屁事,别看手机!”

合着我这眼珠子遭罪,全拜睡前刷短视频所赐?再看医生那笑眯眯的背影,真想冲过去喊一声:“神医啊!您这处方比降压药还灵!”

2. 开会想早走?萝卜才是硬通货

今儿上班路上撞见大刘,这老兄捧着半根萝卜啃得咔嚓响。都九月底了,秋老虎还没退,他倒好,当季水果不啃啃萝卜?

我戳戳他:“刘哥,今儿萝卜管够?”

他冲我挤眼睛:“不懂了吧?这叫‘战略储备’。”

“储备啥?”

“开会啊!”大刘神秘兮兮,“咱科长说了,开会中途你有事要走,他不拦着,但至少得放个屁。不然显得多没规矩。”

我当场愣住:“放屁和早走有啥关系?”

大刘拍着萝卜:“这不就图个动静嘛!我这萝卜嚼得越响,放的屁越响亮,科长准以为我有急事,准放行!”

看着他腮帮子鼓得像仓鼠,我默默把手里的煎饼果子塞进嘴里——看来以后开会前,我也得备点“发声道具”。

3. 书店老板才是隐藏的段子手

周末陪表弟去书店买书,这孩子最近愁得头发都掉了。

“阿姨,《幸福的婚姻生活》在几楼?”他拽着店员衣角。

店员憋着笑:“小伙子,这书归幻想类,在一楼最里头。”

表弟不信邪:“那《夫妻相处之道》呢?”

“武打小说,二楼第三排。”

“《理财购房指南》总有正经分类吧?”

店员扶了扶眼镜:“那是妄想综合征,精神类书籍,八楼特藏区。”

最后表弟不死心:“《男人该是一家之主》总该有吧?”

店主从柜台后探出头:“不好意思,这儿不卖童话书。”

表弟捧着空手出来,嘟囔:“合着我想当合格丈夫,得先穿越到幻想世界,再学两招武打,顺便治治妄想症,最后还得相信童话?”

得,这趟书店没白来,比心灵鸡汤管用多了。

4. 小明的数学是砍价学的

老王让儿子小明去买酒,千叮咛万嘱咐:“不管老板开价多少,砍一半!”

小明揣着钱颠颠去了。

“小伙子,这酒80。”老板擦着柜台。

“40!”小明斩钉截铁。

“行吧行吧,60拿走。”老板让步。

“30!”小明眼皮都不抬。

“40,不能再少了!”老板有点急。

“20!”小明伸出两根手指。

老板黑了脸:“白送你得了!”

“不行,得送两瓶!”

老板抄起酒瓶子作势要砸:“你这孩子咋这么能砍?”

“我爸说要杀一半!”小明理直气壮。

老板扶额:“杀一半是砍价,你这直接砍到脚底板了!”

最后小明拎着两瓶酒蹦跶回来,老王看着账单直嘬牙花子——合着他这“杀一半”,是把利润全砍没了。

5. 吝啬鬼的“谈判艺术”

偏僻山路上,强盗举着枪拦住个老头:“识相的拿100块,不然要你命!”

老头抖着手摸出钱包:“50行不?我现在吓得半死了,再掏50怕心脏扛不住。”

强盗盯着他看了半天,突然“扑通”跪地上:“大爷,您这是劫我吧?我给您跪下了!”

得,这吝啬鬼怕不是把抢劫现场,谈成了菜市场砍价。

6. 医生的诊断书,能急死个人

老王最近胃疼得直冒冷汗,冲进医院抓着大夫:“快给我查查,别是胃癌!”

大夫检查完提笔写诊断书,老王凑过去瞄了一眼——两个大字“胃癌”,当场腿一软晕过去。

全家慌得不行,大夫边抢救边嘟囔:“至于吗?我就写了俩字!”

折腾半小时老王醒了,第一句就问:“早期还是晚期?”

大夫憋着笑展开诊断书:“你瞅仔细,我还没写完呢!”

纸上赫然写着:“胃癌可以排除。”

老王拍着胸口骂:“你这大夫,写诊断书跟悬疑剧似的,我心脏都快跳出来了!”

奉劝各位,身体不舒服别瞎联想,搞不好是自己吓自己。

7. 庸医的“因果循环”

村里有个庸医,专爱瞎开药。有回把人家儿子治死了,没办法,把自己儿子赔了人家。

后来又把姑娘治死了,只能把自己闺女搭进去。

这天半夜有人敲门:“大夫,我媳妇病了,快来看看!”

庸医哆哆嗦嗦对老婆说:“完了完了,这回人家是看上你了!”

得,这哪是看病,这是给自己家签“死亡名单”呢。

8. 儿子的“网络技能”,专治家长需求

小新写作文憋得抓耳挠腮,跑去问爸爸:“爸,网上能找素材不?”

爸爸大手一挥:“去!网上啥没有,多搜搜!”

半小时后小新交了篇《我的周末》,写得有模有样。

妈妈在厨房喊:“小新,帮妈妈搜搜呗?”

小新头也不抬:“搜啥?”

妈妈凑过去嘀咕:“搜搜你爸,私房钱藏哪儿了!”

半小时后,爸爸的手机“叮”地响了——小新发来消息:“爸,我搜到了,阳台第三个花盆底下,还有床底铁盒里,一共五千八!”

得,这网络技能,终究是用错了地方。

9. 儿子的“贴心”,藏着小心思

小李最近总听邻居说老人被骗,想起自家老妈最容易心软,赶紧回家叮嘱:“妈,您可小心骗子,别随便给人转账!”

见老妈点头,他又补一句:“要不您把存折给我保管?省得被人骗走。”

老妈盯着他看了半天:“给你?和你被人骗走有啥区别?”

小李:“……”

合着在老妈眼里,儿子的“保管”和骗子手,是同一性质。

10. 晒被子的最高境界:朋友圈

昨晚下了场雨,老公早上爬起来喊:“老婆!儿子昨晚尿床了,你不是说今早晒被子吗?”

老婆从厨房探出头:“晒了晒了!”

老公扒着窗户看:“今儿大太阳,咋还潮乎乎的?你放哪儿晒的?”

老婆慢悠悠擦桌子:“朋友圈啊!”

老公:“……”

得,这被子是晒了个“社交平台”,就是没晒到太阳。


十个段子看完,是不是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生活里的乐子,往往藏在鸡毛蒜皮里。别总绷着个脸,偶尔笑一笑,连空气都变甜了~(温馨提示:笑完记得把家里的存折收好,朋友圈被子该挪到阳台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