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闽大地的教育长卷中
福建先贤执笔为炬
书写下照亮后学的箴言
值此教师节来临之际
让我们走进这些知识引路人的世界
重温他们扎根乡土、胸怀天下的教育名言
感受教育大家们如何在浩瀚学海中
为学生点亮前行的航标
这些穿越时空的教诲
将师道的坚韧与包容深植于教育沃土
⬇️⬇️
朱熹

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仲晦,号晦庵、晦翁,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最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成就卓著的诗人和文学家。他集北宋以来理学乃至孔子以下学术思想之大成,创建了一个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体系,对南宋之后七百多年的中国与东南亚社会产生极为重大的影响。他学识渊博,人格高尚,是继孔子之后,又一位对人类思想史作出过巨大贡献的东方文化圣哲。
李贽

李贽(1527年-1602年),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福建泉州府(福建省泉州市)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历共城教谕、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他提出能人需具“识、才、胆”三要素,并精辟地指出“识”是核心,他心中理想的教育目标,正是培养这三者兼备、能“出世处世,治国治家,以至于平治天下”的人才。
严复

严复(1854年-1921年),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福建侯官县人。思想家、学者、教育家。曾任京师大学堂总监督,1912年出任北京大学首任校长。中国近代影响深远的启蒙思想家和西学传播者。戊戌维新期间,创办《国闻报》等,鼓吹救亡变法。所译《天演论》、《原富》等系统介绍了西方的科学民主思想。提出“信、达、雅”作为翻译标准。著作编为《严复集》等。
李贻燕

李贻燕(1889年-1952年),字翼庭,其名字取自成语“燕翼贻谋”。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中国近现代图书馆事业奠基人之一、著名教育家。李贻燕出生于福州侯官县北门外岭下村(今晋安区新店镇象峰村),其故居原址位于今福建省人才公寓状元广场旁。1907年,李贻燕赴日本留学,在此期间加入孙中山及黄兴领导的同盟会,决意推翻腐朽不堪的清王朝,革命救国。1911年,李贻燕从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获博士学位。
陈岱孙

陈岱孙(1900年-1997年),原名陈縂,字岱孙,出生于福建省闽县南台岛螺洲镇店前村(今属福州市仓山区),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陈岱孙先生一生几乎述而不作,《从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是其唯一的专著,这本书自1981年出版以来一再重印,最近又被商务印书馆收入“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黄寿祺

黄寿祺(1912-1990),字之六,号六庵,一度自号巢孙,霞浦县盐田人,祖籍宁德石堂(今宁德市蕉城区虎贝乡文峰村),是著名的易学研究专家、文史学者、诗人和教育家。民国元年生于清末秀才家庭。早年游学北平中国大学国学系,师事曾国藩再传弟子尚秉和及章太炎高足吴检斋(承仕)等著名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