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人胡应麟在《诗薮》中言:“诗之至唐,极品尽矣。” 大唐的风,吹过长安的朱雀大街,吹过蜀地的剑门雄关,吹过江南的烟雨画桥——李白的诗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的诗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王维的诗藏着“明月松间照”的禅意。这一时代的诗,蘸着盛唐气象,裹着乱世沧桑,也装着赤子心,成了穿越千年仍能滋养心灵的瑰宝。
从“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阔,到“低头思故乡”的温情;从“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壮志,到“感时花溅泪”的悲怆,总有一首唐诗,能触碰你内心最柔软的角落。这20首唐诗巅峰之作,值得常读常新,融进岁月里细细品悟。
-1-
将进酒·君不见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名家评价】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狂放与洒脱】黄河奔涌如天生,青丝转瞬成白雪——李白把人生的短促与豁达,酿进酒里,“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呐喊,是压不垮的盛唐风骨。

-2-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名家评价】明·胡应麟《诗薮》:“杜‘风急天高’一章,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
【沉郁与悲怆】秋风萧瑟,落木萧萧,长江滚滚——杜甫把万里漂泊、老病孤愁,都写进这“千古第一律”,字字是血泪,句句是沧桑。
-3-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名家评价】宋·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清幽与闲适】雨后空山,明月清泉,竹喧莲动——王维把禅意融进秋景,没有悲秋的萧瑟,只有“诗中有画”的宁静与自在。
-4-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名家评价】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旅中情思,虽说明白,却不直浅,越诵越有味。”
【乡愁与纯粹】明月如霜,照见床前——没有华丽辞藻,只有最朴素的牵挂,“举头”与“低头”间,藏着所有游子的共同心声。
-5-
长恨歌(节选)
唐·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名家评价】唐·陈鸿《长恨歌传》:“乐天因为《长恨歌》,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者也。”
【深情与怅惘】从“回眸一笑百媚生”到“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用长诗写尽帝王爱情的悲欢,缠绵悱恻,千古流传。
-6-
凉州词二首·其一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名家评价】明·杨慎《升庵诗话》:“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
【苍凉与豪迈】黄河远山,孤城玉门——羌笛声声,却不写乡愁的哀怨,反而藏着边塞的壮阔,是盛唐将士的从容与豁达。
-7-
锦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名家评价】清·王渔洋《带经堂诗话》:“义山《锦瑟》诗,解者纷如聚讼,吾谓不如置之不问,徒损性灵。”
【朦胧与怅惘】锦瑟弦鸣,蝴蝶梦迷,珠泪玉烟——李商隐把青春往事、心底深情,藏在朦胧意象里,“惘然”二字,道尽人生多少遗憾。
-8-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名家评价】宋·严羽《沧浪诗话》:“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苍茫与乡愁】黄鹤已去,白云悠悠,晴川芳草——崔颢站在黄鹤楼上,望尽天涯路,乡愁混着历史的沧桑,浓得化不开。

-9-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名家评价】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天下传诵之,号为‘阳关三叠’。”
【离别与珍重】朝雨浥尘,柳色青青——没有撕心裂肺的不舍,只有“更尽一杯酒”的叮咛,平淡中藏着最深的牵挂。
-10-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名家评价】清·浦起龙《读杜心解》:“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
【壮志与豪情】泰山雄奇,横跨齐鲁——杜甫年轻的壮志,藏在“会当凌绝顶”的誓言里,读来让人热血沸腾,心生豪迈。
-11-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名家评价】明·唐汝询《唐诗解》:“此诗飘逸绝尘,千古独绝。”
【孤高与浪漫】花间独酌,邀月对影——李白把孤独酿成浪漫,没有自怨自艾,只有与天地同乐的洒脱,是“诗仙”独有的风骨。
-12-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名家评价】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绝唱。讽刺时事,含蓄不露。”
【冷峻与忧思】烟笼水月,秦淮酒家——杜牧借商女之歌,暗讽晚唐的奢靡,字字是警醒,句句是忧国。
-13-
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名家评价】明·胡应麟《诗薮》:“王维《相思》,五言绝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
【相思与纯粹】南国红豆,春来发枝——没有缠绵悱恻的诉说,只有“愿君多采撷”的期盼,朴素却最真挚。
-14-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名家评价】宋·严羽《沧浪诗话》:“李长吉歌诗,奇诡而不能易也。”
【壮烈与忠诚】黑云压城,甲光向日——李贺用浓墨重彩,写尽边塞战争的惨烈,“提携玉龙为君死”的誓言,是将士的铁血忠诚。

-15-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名家评价】清·冯浩《玉谿生诗集笺注》:“此篇玩通章,亦显为恋诗。”
【深情与执着】东风残花,相见恨难——“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比喻,把爱情的执着写到极致,千古传颂,感人至深。
-16-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名家评价】明·杨慎《升庵诗话》:“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畅快与洒脱】彩云为伴,轻舟逐流——李白遇赦后的狂喜,藏在“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迅疾里,读来让人豁然开朗。
-17-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名家评价】宋·司马光《温公续诗话》:“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
【家国与悲愁】国破城春,草木丛生——杜甫把战乱中的家国之痛、思亲之切,写得字字泣血,“家书抵万金”道尽乱世沧桑。
-18-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名家评价】清·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千古名句,不用深改,自然切至。”
【乡愁与真挚】佳节思亲,千古共鸣——“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句,道尽所有游子的心声,朴素却直击人心。
-19-
出塞二首·其一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名家评价】明·李攀龙《唐诗选》:“唐人七绝,压卷之作。”
【雄浑与忧思】明月照关,长征未还——王昌龄把历史的厚重与边塞的苍凉,凝练成二十八字,“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期盼,是家国安宁的向往。
-20-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名家评价】清·王士祯《渔洋诗话》:“唐人五言绝句,右丞、供奉外,独摩诘《辋川》诸作,与少陵相颉颃。至柳子厚《江雪》,则格韵高绝,殆无以过。”
【孤高与坚守】千山无鸟,万径无人——寒江独钓的老翁,不是避世,是柳宗元逆境中不屈的风骨,清冷却坚定。
唐诗如朗月,初读见气象,再品见深情——懂“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情,懂“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温情,懂“感时花溅泪”的家国,心灵自会多一份丰盈的底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