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光破茧:三位逆境学子的高考励志答卷

发布者:馨亚丑丑 2025-8-9 14:03

当高考成绩的捷报传遍街巷,有这样一群少年,他们在生活的风雨中倔强生长,用笔锋书写出逆袭的答卷。2025年7月31日,“圆梦助学”项目组的探访之旅走近淳安县三位高考成绩优异的学子,见证他们在逆境中绽放的青春力量。

实在实现不了

做到百分之一也可以

父亲离世,母亲改嫁,学子小安是爷爷奶奶一手带大的。靠着务农,一家人生活不富足但温馨。

小安爷爷是退伍军人,几十年的军营生活在他身上刻下了烙印,家里的物品也总被收拾得棱角分明、井然有序。寡言的爷孙俩平时对话不多,但爷爷会带着小安一起看纪录片,爷爷总说,外面的世界很大,读好书了一定要出去看看。

在家人的支持下,小安读书格外刻苦,成绩一直稳居班级前列。这次高考,小安取得了651分的优异成绩,被中国药科大学生物制药专业录取。虽然未能进入最初的“第一志愿”,但小安的脸上写满了知足与憧憬:“能读我喜欢的生物专业,已经是很大的幸运了。”

回顾紧张的备考时光,小安坦言最艰难的是高考倒计时100天那段时间,巨大的压力曾让他整整失眠一周,又因睡眠不足导致考试成绩下降,整个人陷入内耗的情绪。但朋友的安慰和《读者》中的励志故事让他逐渐走出了困境。让他特别感动的是,初三暑假参加夏令营时结识的一个不同校的朋友,在他考试失利时写信予以安慰,给了自己很大的鼓励,这也让小安非常珍惜这份友谊。收到录取通知书的第一时间,小安就把好消息分享给了那位好友。

这个难得闲下来的暑假,小安决定要好好利用起来。除了帮爷爷分担农活,他还想自学绘画和吉他。他希望能够培养这些兴趣爱好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在接下来的大学生活中也希望能够遇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提及梦想,小安希望未来可以深入研究生物制药领域,研发出抗癌新药,为更多患者带去生的希望。面对这条注定充满挑战的科研之路,小安说道“实在实现不了,做到百分之一也可以”。在他看来,即便无法完全达到预期的目标,只要能够取得一点进步,都是值得庆祝的胜利。

小安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干就完了”。如今,这个在逆境中成长的少年,即将带着家人的爱,和对梦想的坚持与热爱,踏上大学新征程。相信他的每一步坚持,都在照亮自己,也在温暖这个世界。

关关难过关关过

前路漫漫亦灿灿

“关关难过关关过,前路漫漫亦灿灿。”这句话既是小余对学弟学妹的鼓励,也是他自己在逆境中前行的写照,难关没击垮他,让他更坚定走向希望。

在淳安县一个宁静的山村,项目组一行见到了18岁的准大学生小余。这个眼神明亮的少年,刚刚以627分的高考成绩为青春交上了一份亮眼的答卷,即将迈入大学的校门。

小余自幼父母离异,父亲靠打零工勉强维持家庭开支。父亲常年外出,小余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去年,正值高考冲刺的紧要关头,最疼爱他的奶奶骤然离世。毫无准备的沉重打击,不仅带来了巨大的悲痛,也让备考中的他一时感到迷茫和孤独。

谈及家庭,小余的语气带着些许心疼,更多的却是担当:“爷爷身体不好,家里全靠他撑着,现在我长大了,希望尽快有能力帮他们分担。”生活的重担并未在小余脸上刻下过多的愁苦痕迹,相反,我看在少年身上看到超越年龄的沉静与坚韧。

对于即将开启的大学生活,小余充满憧憬,这份憧憬藏着他对家庭的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虽经遗憾不却步

我用努力绘前程

不久前,小晔收到了华北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录取通知书。648分的高考成绩,是他寒窗苦读交出的一份亮眼答卷。

走进小晔的家,生活的重担清晰可见。全家六口人的生活,几乎全压在父亲一个人在外打工的肩膀上。母亲身体孱弱,常年需要休养,很难外出工作贴补家用。三个孩子的学费、生活费,加上全家的日常开销,像一座无形的大山。目前,一家人挤在外婆的房子里居住。小小的空间里,承载着三代人的希望和不易。

谈及高考,小晔不禁流露出些许遗憾。“考前不小心感冒了,”他轻声说,“考试时状态多少受了些影响。”选择计算机专业,一方面是出于他对该领域的些许兴趣,另一方面也是基于自己的高考位次做出的实际选择。

小晔有一对双胞胎弟弟,今年一同参加高考。令人欣慰的是,弟弟也成功被宁波大学录取。姐姐正在南京读大学。提起三个孩子,妈妈疲惫的脸上露出了骄傲的笑容:“他们仨从小就很省心,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学习上,主要靠他们自己管自己,很自觉。”

妈妈特别提到小晔的一个闪光点:逻辑思维特别强。这不仅是妈妈的观察,也是老师们多次在家长会上肯定过的。“这孩子脑子转得快,想问题条理特别清楚。”妈妈补充道。

对于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小晔充满了期待和憧憬。这份憧憬背后,是一个少年朴素而坚定的愿望:尽快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和力量,为这个负重前行的家,撑起一片更坚实的天空。

三位少年的故事,是逆境中的光芒。他们的答卷,不仅写满了分数,更镌刻着坚韧与希望。愿他们在未来的征程中,继续逐光破茧,灿若星辰。

扫描下方二维码,助力学子圆梦大学!

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成立于1981年,是由浙江省妇联主管,在浙江省民政厅注册的具有公募资质的“5A级”社会组织。基金会的宗旨是“关爱妇女儿童疾苦,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发展妇女儿童事业”。自2014年专职化运作以来,以专业化为要求,目前拥有一支30人左右青春、热情、友爱、向上的专职队伍,近三年筹集爱心款物约3.7亿元,帮扶妇女儿童60余万人次。

基金会先后被全国妇联、浙江省人民政府等单位授予“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中国妇女慈善奖之贡献奖”“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集体)”“浙江省三八红旗集体”“第四届浙江慈善奖项目奖”“第五届浙江慈善奖工作奖”“第五届浙江慈善奖项目奖”“第六届浙江慈善奖楷模奖”“第六届浙江慈善奖项目奖”“第七届浙江慈善奖项目奖”“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项目金奖”“中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等荣誉,FTI中基透明指数8年满分。

用真情扶老携幼,用慈善帮弱济困,用坚守立言践行,用感恩聚力凝心。在爱与被爱的公益路上,我们需要您的支持、更需要您的参与!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