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种崩溃时刻?晚上熬到两三点,把明星新瓜、剧集亮点扒得明明白白,结果文章发出去,半天就一百多阅读,评论区连个“沙发”都没人抢——明明自己看得津津有味,读者却像没看见一样划走了!
别怀疑自己的文笔,也别觉得是“没流量命”,其实是你没摸透普通人刷娱乐新闻的小心思。

今天就用3个身边人亲测有效的“反套路”方法,连数据带例子给你说透,照着做,下次发文章保准读者催着你“快更下一篇”!
技巧1:标题别“好好说话”!越“碎嘴”越吸睛,数据揭穿真相
你知道咱们刷手机时有多“没耐心”吗?眼睛扫过标题的时间,连3秒都不到! 要是标题没让你心里“咯噔”一下,手指绝对会接着划——所以别再写那种“四平八稳”的标题了,越像“朋友聊天”越管用。
我闺蜜之前在娱乐号写稿,一开始写王俊凯的新综艺,标题是“王俊凯加盟《中餐厅7》,担任常驻嘉宾”,发出去一上午阅读才600多,评论就3条;后来她改成“王俊凯《中餐厅7》路透!穿围裙切菜手忙脚乱,粉丝:弟弟咋还会颠勺?”,结果1小时阅读就破了4800,评论直接飙到167条,还有人在评论区问“啥时候播?蹲个时间!”
更实在的是,某娱乐平台去年做过统计:带“碎嘴细节”的标题,比正经标题的打开率高3倍还多。就像写 Taylor Swift 来中国开演唱会,别写“Taylor Swift 中国演唱会门票售罄”,改成“Taylor Swift 北京演唱会门票15秒抢空!有人卡到付款界面就没了,评论区全是‘哭晕’的”——你看,是不是光看标题就想点进去看看?
技巧2:开头别“铺垫”!直接扔“钩子”,读者才不会划走
你是不是总觉得“写文章得有开头,得慢慢说”?但普通人刷娱乐新闻,根本没耐心等你“铺垫”!我同事之前写angelababy的红毯造型,开头先写“近日,某时尚活动在上海举办,众多明星出席”,结果读者看了第一句就划走了,阅读完成率才23%。
后来他换了个法子,开头直接扔“冲突点”:“angelababy 红毯生图火了!穿银色礼服腰细得像没骨头,却被网友扒出‘肩垫比脸还厚’?” 就这一句,阅读完成率直接涨到78%,还有人在评论区吵起来“这是身材好还是靠造型?”
为啥这么管用?因为咱们看娱乐新闻,就想“快速抓重点”。

你开头别绕弯子,直接说“谁、出了啥事儿、有人夸有人骂”,读者自然会想“后面咋回事?我得看看”。

就像写赵丽颖新剧,别开头写“这部剧改编自小说”,直接写“赵丽颖新剧开播就翻车?哭戏被夸共情,却因‘原声台词像念课文’上热搜”——你说,谁能忍住不往下看?
技巧3:内容别“只说事儿”!加“普通人视角”,读者才会有共鸣
你有没有发现,有些娱乐新闻写得挺详细,但就是让人没欲望评论?其实是因为你只“客观说事儿”,没加“普通人的感受”

。我之前写易烊千玺代言的奶茶,光写“这款奶茶上线3天销量破10万杯”,评论区冷冷清清;后来我加了一句“楼下奶茶店排了20分钟队,买到手尝了尝,感觉和普通奶茶没差,花30块钱是不是交了‘明星税’?” 结果评论区炸了,有人说“我也买了,确实不值”,有人说“为了千玺,贵点也愿意”,评论直接从5条涨到200多条。

某娱乐号还做过测试:内容里带“普通人体验”的文章,比纯数据文章的互动率高4倍。比如写杨幂的机场穿搭,别只写“她穿了黑色外套和牛仔裤”,可以加一句“这外套看着挺普通,搜了搜价格要8000多,网友:普通人三个月工资才够买一件,明星穿衣真不心疼”——这样一写,读者就会觉得“这说的不就是我想的吗”,自然会愿意留言。

其实咱们写娱乐新闻,不是“给读者上课”,而是“和读者聊天”。你别总端着,多说说“普通人会怎么想、怎么吐槽、怎么觉得值或不值”,读者才会觉得“这文章懂我”,才会追着你看下次写啥。

小编有话说
其实写娱乐新闻真没那么难,关键是别“自说自话”。咱们换个角度想,你自己刷新闻时想看到啥?是干巴巴的文字,还是能让你“哦?这事儿有点意思”“我也这么觉得”的内容?
标题别太“正经”,开头别太“铺垫”,内容多带点“普通人的小想法”,再配上实实在在的数据和例子,读者自然会愿意停下来看你的文章。下次写稿时不妨试试这3个技巧,说不定就能看到阅读和评论“涨起来”——到时候可别忘了来报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