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娱乐行业监管政策梳理与分析

发布者:红茶特浓 2025-10-28 14:00

导 读

近年来,以“剧本杀”“密室逃脱”为代表的剧本娱乐行业蓬勃发展,已成为吸引年轻群体的重要文化消费形式。为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国家及地方层面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标志着该行业正从“野蛮生长”步入“规范发展”的新阶段。民生智库对相关政策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分析,以期为业界提供参考。

关键词:剧本娱乐 行业监管 政策分析 合规发展

来 源:民生智库文化和旅游研究中心

一、全国层面剧本娱乐行业政策梳理

自2022年起,全国层面政策围绕落实主体责任、消除消防安全隐患、建立健全监管机制三方面展开,政策对三方面各延伸方向进行完善优化。具体政策内容如下:

表1 全国层面剧本娱乐业态监管政策梳理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涉及内容

2022年6月25日

文旅部等五部门

《关于加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管理的通知》

确立备案制,从事前审批转向事中事后监管;设定内容管理、未成年人保护、安全生产等底线要求;设置至2023年6月30日的政策过渡期。

2024年4月13日

文化和旅游部

《剧本娱乐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

确立以内容审读、未成年人保护与备案管理为三大核心的监管框架,推动行业持续规范。

2024年4月14日

国家消防救援局、文旅部

《剧本娱乐经营场所消防安全指南(试行)》

全面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明确场所选址、设施配置、应急预案等系统性要求,筑牢安全防线。

二、北京市剧本娱乐行业政策梳理

地方政策在落实全国层面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细化符合当地特征、地情的内容,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北京市围绕剧本娱乐业态的监管,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政策,逐步构建起涵盖消防安全、内容管理和场所建设的综合治理体系。具体政策内容如下:

表2 北京市剧本娱乐业态监管政策梳理

发布时间

省/市

政策名称

主要涉及内容

2022年12月29日

北京市八部门

《北京市剧本娱乐经营场所联合管理工作方案》

构建多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形成覆盖内容、安全、未成年人的全链条监管闭环。

2023年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社会单位和重点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范》第6部分

制定全国首个密室逃脱类场所消防安全地方标准,实现消防管理的精准化。

2024年7月15日

北京市文旅局等三部门

《关于进一步做好剧本娱乐经营场所安全提示工作的通知》

推广安全提示视频,推动安全管理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深化。

2024年10月25日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组织开展2024年度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素质提升课程

面向全市17个区文旅部门和场所负责人开展培训,内容涵盖合规经营、内容安全、未成年人保护和消防安全等,旨在提升企业主体责任意识与合规能力。

2025年6月

北京市文旅局

《北京市剧本娱乐经营场所合规经营指南》

系统整合7大领域57项规范,提供全面、可操作的精细化合规手册。

2025年8月

北京市文旅局

《北京市文旅行业“风险+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管理办法》

构建 “风险+信用”评价体系,推动监管向精准化、智能化转型。

三、政策重点关注内容分析

剧本娱乐行业的政策体系在短短数年间迅速构建并不断完善,其演进路径清晰地反映了监管思路的深刻变革。这一变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监管范式变革:从事前审批到全链条监管的转型

国家层面以“告知性备案”取代传统前置审批,标志着监管思路的根本性转变。这一变革通过《关于加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管理的通知》得以确立,体现了包容审慎的监管理念,为新兴业态创造了宽松的制度环境。北京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构建了覆盖场所备案、日常巡查到执法处置的全流程监管闭环,特别是“风险+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模式的探索,实现了从粗放式管理向精准化、智能化监管的升级。这种监管范式的转型,既降低了合规成本,又通过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确保了政策效果,为行业创造了“放管服”改革的生动实践。

(二)安全底线构筑:内容、消防与未成年人保护防线

政策体系为行业划定了清晰的安全边界,形成内容安全、消防安全与未成年人保护并重的治理框架。内容管理方面,通过建立剧本审读机制和内容自审制度,确保意识形态安全;消防安全方面,国家层面的指导性文件与北京市制定的全国首个密室逃脱消防地方标准相互补充,对场所设置、疏散通道等提出系统要求;未成年人保护方面,两级适龄提示体系与消费时间限制相结合,构建了全方位的保护网络。这三重防线的建立,不仅回应了社会关切,更促使企业将安全责任内化为核心竞争力,推动行业从野蛮生长转向规范发展。

(三)综合治理格局:从单一管理到协同共治的体系重塑

面对剧本娱乐业态的混合属性,政策层面积极探索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转型。国家政策明确了文旅部门牵头、多部门协同的监管职责分工,北京市的联合管理工作机制则通过信息通报、联合检查等制度设计,实现了监管资源的有效整合。与此同时,行业自律作用日益凸显,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制定的适龄提示指引等内容标准,为政府监管提供了有益补充。这种政府主导、企业主体、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协同共治格局,不仅提升了治理效能,也为其他新兴文化业态的治理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实践样本。

四、智库观点

在现有监管框架基本确立的基础上,未来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仍需政府、企业与行业组织等多方共同努力,在动态调整中寻求更优路径。

(一)鼓励精品内容创作,提升文化内涵

当前政策在“划底线”方面已较为完善,未来可进一步加强正面引导。建议文化和旅游部门可考虑设立优质剧本创作扶持计划或推荐名单,鼓励创作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剧本作品,引导行业从单纯追求感官刺激,转向兼具思想性、艺术性和娱乐性的高质量发展。

(二)优化备案管理流程,促进行政效能的持续提升

备案制是本轮监管改革的核心。为确保其高效运行,建议持续优化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的备案功能与用户体验。同时,可考虑进一步明确不同剧本内容变更的备案标准,减少模糊地带,为企业提供更清晰的指引。

(三)深化协同共治,筑牢常态化安全防线

多部门协同监管已初见成效,下一步应着力于机制的常态化和精细化。例如,消防救援部门可定期组织开展跨部门联合应急演练,提升场所的实战应对能力。北京市通过制作推广《安全提示》视频的做法,是推动安全宣传入脑入心的有益探索,值得持续坚持和推广。

(四)探索分级分类管理,营造良性发展生态

北京市推行的 “风险+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代表了未来监管的方向。建议在实践基础上,逐步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并将评价结果与差异化监管措施(如抽查频率、政策辅导力度等)更紧密地结合,让合规守信的经营者真正感受到“无事不扰”的便利,从而在行业内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良性循环。

END

内容编辑 | 连雪红

文字校对 | 孙昊冉

编 审 | 王东华

精 选 阅 读

智 库 简 介

民生智库秉承“为社会思考、为国家献策、为人民发声”的使命,以“专业、担当、奋斗、快乐”为价值观,深入研究中国社会发展实际,深度洞察民生民情民意,坚持开展独立、客观的专业研究,为政府决策和施政提供了专业的智力服务、准确的数据支撑和智能化的技术支持。

民生智库深耕发展改革、民政老龄、生态环境、乡村振兴、市场监管、城市治理、科技创新、营商环境、体育发展、文化旅游、就业促进、应急管理、绩效评估等专业领域,为各级政府提供政策研究、发展规划、社情民意调研、第三方巡查评估等专业服务和各类数字政府解决方案,并建成了智慧民生平台和民调云平台,逐步形成了“一体两翼”“一院九部”的业务发展模式和“定位清晰、特色鲜明、专业客观、全国布局”的智库发展特点。

网址|

www.minshengzk.com

电话|

010-62162099

发现“赞”和“分享”了吗?戳戳看吧!继续滑动看下一个轻触阅读原文

民生智库科技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民生智库科技赞分享推荐 写留言

原标题:《民生智库 | 剧本娱乐行业监管政策梳理与分析》

阅读原文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