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这行干了十年,说实话,最让我放心的不是花哨话术,而是每天坚持的一件小事。信息流时代,大家刷三五秒就走人,靠一次强推很难留住人;但我发现,连续的、小而真实的接触,比任何促销都靠谱。别人觉得销售是说服,我反而更相信把人当朋友去对待,这听起来老套,可是效果真的不虚。

我当年也走弯路,那会儿跟着“猛推法”做,频繁降价、拼活动,但成交多是一次性的,客户从此消失。后来我开始调整策略,先把人当陌生朋友打招呼,再把服务做到位,接着用三天内的跟进和一个小惊喜去巩固关系。像我朋友小李,起初他只做周边市场,学了这个方式后,一个老客户带来了三位新客户,真正把“顾客”变成了“推荐者”。反观隔壁王姐,依旧只靠低价拼单,客户来得快走得也快,口碑反而不好积累。
我觉得有几个看似不起眼但很实用的细节,值得每个想留住客户的人去做。首先是回复速度和语气,快速且真诚的回应,比任何模板都要有效。其次是交付时的超预期,比如多一张使用说明、一个亲笔感谢卡或一段短视频演示,让人觉得你在用心。再者是系统化的跟进,不是骚扰,而是有节奏、有价值地提醒和关怀,三至七天、一个月、三个月的节点各有不同的触点,久了就形成信任链条。

内容方面也要改变玩法,别只秀产品参数和折扣。先展示场景,再讲解决方案,再用真实客户故事作为背书。我曾在一条短视频里只拍了半小时的准备过程,真实到手忙脚乱,但留言量翻倍,因为观众看到了“人”和“诚意”。现在的平台环境同质化严重,真诚和细节反而是能打动人的稀缺资源。说白了,比起华丽辞藻,人们更愿意为一个可靠的经历付钱。
如果你做的是线上生意,建议把触点拆成三层:吸引注意、建立信任、维系关系。吸引注意可以用短小的使用场景和客户反馈,建立信任靠真实承诺和及时交付,维系关系则靠例行的关怀和小范围的利益互换,比如推荐奖励或优先试用。这些方法不是立竿见影的魔术,而是长期耕耘的复利效果,我用这套逻辑稳定了大半来自转介绍的生意来源。

最后,别把“真诚”当作空话。真诚体现在你愿意承认不足、愿意在细节上多投入、愿意在客户期望之外再做一点点。反正我是这么觉得的,客户记住的往往不是你说了什么,而是你做了什么。未来一段时间,能把陌生人变成老客户的,往往不是更会刷流量的人,而是更会构建信任链的人。
你最近一次因为服务而愿意重复消费或大力推荐给朋友的经历是什么?说说具体情节和当时让你决定回购或推荐的那个瞬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