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高考作文:真题+优秀作文(附旁批)+总评

发布者:莫靖轩 2025-9-28 14:02

全国一卷

(浙江、山东、江苏、河北、福建、湖北、 湖南、广东、安徽、江西、河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他想要给孩子们唱上一段,可是心里直翻腾,开不了口。

——老舍《鼓书艺人》(见全国一卷阅读II)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艾青《我爱这土地》

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

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穆旦《赞美》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

优秀作文:

戏魂

江苏一考生

舞台上的聚光灯张牙舞爪地将我照得无所遁形,我的恐慌仿佛被赤裸裸、血淋淋地摊在台下“看客”面前。 师父为我戴的绒花在头上颤抖,一如行头下战栗的身,躯壳里颠踬的魂。(以“聚光灯张牙舞爪”的拟人手法,将舞台压迫感具象化,“绒花颤抖”与“身躯战栗”“魂颠踬”形成细节呼应,既勾勒出“我”登台前的恐慌,又用“躯壳与魂”的对比埋下“戏魂”的伏笔,开篇即快速将读者带入情境。)

我张口欲唱却失声了,在这场决定我命运的重大演出。粗哑的嗓,怎配得上千回百转绕指柔的昆曲?我怎能粉面披衣叫个假?台下评委已不耐烦地敲击桌面,我却不合时宜地想起了风华绝代的程凤蕊。在水深火热的年代,当被附庸风雅的日本人“请” 去唱戏,当被唾骂折断中国人的脊梁,当一身傲气被践踏乃至消磨殆尽的时候,他是否也会失声?那戏文是否还未吟出就卡在喉咙,咽不下也吐不出?一如此时的我,断断续续吐出:“原来姹紫......紫.....嫣红......红开遍....." (“张口失声”呼应材料中老舍笔下“开不了口”的困境,同时自然引出历史人物程凤蕊,将个人演出危机与民族气节困境关联。引用昆曲唱词“原来姹紫……红开遍”,既贴合角色身份,又以破碎唱腔强化“失声”的焦虑,衔接自然且立意初显。)

我的演艺生涯,难道真如戏文唱的那样“都付与断井垣”了吗?“当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崇楼华堂也都沦为草泽之后”,戏曲被戴上纸锁抛入故纸堆,程凤蕊最后一次为扮演霸王的武生勾眉,是否会想到“付与断井颓垣”?当他扮演的虞姬和霸王最后一次登台演出,以睥睨之姿看着戏台下的日本人,吟出“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时,他是否会想到虞姬颈上那抹殷红的残血?1而后,他毅然放了一把火,只不过焚烧的不是琼楼玉宇, 而是看台下的侵华日军,从火中涅槃的是我们的戏魂、民族魂!( 以“都付与断井垣”的戏文设问,串联戏曲没落与程凤蕊的命运。通过想象程凤蕊演《霸王别姬》、纵火抗敌的场景,将“戏魂”与“民族魂”深度绑定,“焚烧日军”的情节虽壮烈却不突兀,凸显人物以戏为刃的勇气,呼应材料中穆旦“带血拥抱”的抗争精神。)

据说,戏台倒塌前,程凤蕊依然在唱,纵火光灼哑了他的嗓, 泪水迷蒙了他的眼。他虽无法“我以我血荐轩辕”,但至少可以“位卑未敢忘忧国”。他凭着嘶哑的喉咙,唱出了历史上最悲壮苍凉的一曲《霸王别姬》!我猛然醒悟,就着嘶哑的声音唱下去:“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因着破碎的声音,我的戏腔倒添了几分别样的泣血之感,正是杜丽娘不甘于被困小庭深院,决意冲破封建桎梏,追求自由的呼告!(“火光灼哑嗓子”“嘶哑唱《霸王别姬》”的细节,精准呼应艾青“嘶哑喉咙歌唱”的材料核心,同时让“我”从程凤蕊的事迹中醒悟,以“破碎声音添泣血之感”完成心态转变,既赋予昆曲唱腔新的情感内涵,又让“戏魂传承”有了具体落点。)

当我吟唱“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时,台下观众与评委竟齐声拊掌。一曲唱罢,评委点评道:“此曲辞藻缱绻华美,更美在唱腔。你的唱腔中有藏不住的寂寞哀伤,给人一种庄生梦蝶的灵幻之美。” (评委点评“寂寞哀伤”“灵幻之美”,既认可“我”的演绎,又暗合程凤蕊故事赋予唱腔的情感厚度,避免个人成长线单薄。从“失声焦虑”到“齐声拊掌”,完成情节转折,也为“戏魂”的感染力提供侧面印证。)

走出剧场时,我已然是一个“新我”,正如从程凤蕊的吟唱中感受到一个浴血奋战、振翮高飞的民族!这便是传统文化中的“吾丧我”吗?突然感到那戏魂仿佛跨越时空,让我与程凤蕊之间有一种莫名的联结。我指着家里老相册里那个身形消瘦、面容清隽的戏人问我师父-我的外婆:“他是谁?” (“新我”的蜕变呼应前文醒悟,“吾丧我”的引用将个人成长升华为精神传承,“老相册问外婆”的情节自然过渡,为结尾的血缘揭秘铺垫,让“戏魂跨越时空”的联结从精神层面转向现实,增强故事的厚重感。)

“他是程凤蕊。”外婆沉默良久,方又缓缓吐出几个字,“也是你的...外曾祖父。”(外婆的回答揭晓程凤蕊是外曾祖父,以血缘关系让“戏魂传承”落地,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瞬间深化“个人—家族—民族”的精神脉络,让全文主题从文化传承升华为血脉与精神的双重延续。)

总评 :

本文以“昆曲演出”为明线,“戏魂传承”为暗线,巧妙串联个人成长、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精准呼应三则材料的核心内涵——既书写了老舍笔下“开不了口”的困境与突破,又诠释了艾青“嘶哑歌唱”的坚守、穆旦“带血拥抱”的抗争。

结构上,从个人登台失声切入,通过联想程凤蕊的事迹完成心态蜕变,最终以血缘揭秘收束,首尾呼应且层层递进,避免了空泛抒情。细节刻画极具感染力,无论是“绒花颤抖”的恐慌、“火光中吟唱”的悲壮,还是“相册问祖”的温情,都让“戏魂”有了具象载体。

语言兼具文学性与专业性,昆曲唱词的引用贴合角色身份,“位卑未敢忘忧国”等名句的融入自然,既展现传统文化之美,又传递民族精神的厚重,实现了“小我”叙事与“大我”主题的完美融合,是一篇情感真挚、立意深刻的佳作。

​#满分作文#​#优秀作文##高考作文#​#江苏高考作文#​#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