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离高考越来越近,是不是越复习越慌?模拟卷做得不好就自我否定,担心考不上理想大学;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满脑子都是知识点和分数;看到身边同学都在拼命学,自己却越来越焦虑,甚至学不进去?
其实高考不仅是知识的较量,更是心态的比拼。很多时候,影响成绩的不是知识点掌握得不够,而是心态出了问题。考前调整好心态,比多刷一套卷更重要。

去年考上985高校的学长周阳,分享过他的心态调整经验。高三冲刺阶段,他也曾陷入严重的焦虑:模考成绩波动大,晚上失眠,甚至出现了厌学情绪。后来他的班主任教了他几个方法,慢慢调整好了心态。

第一个方法:“正向自我暗示”。他每天早上起床后,都会对着镜子说:“我已经准备好了,我能行”;遇到难题时,告诉自己“这道题我不会,别人也不一定会,先跳过做会的”。慢慢的,他不再自我否定,自信心越来越强。
第二个方法:“合理宣泄压力”。他每天下午放学后,会去操场跑30分钟步,把心里的焦虑和压力都释放出来;周末还会和同学去打一场篮球,或者听一些舒缓的音乐,让大脑放松。

第三个方法:“制定合理计划,避免盲目攀比”。他不再和同学比刷题数量、比模考分数,而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学习计划,每天按计划完成任务,专注于自己的进步。
第四个方法:“寻求支持”。遇到心态崩溃时,他会主动和班主任、家长或好朋友沟通,倾诉自己的烦恼。有时候,一句鼓励的话、一个理解的眼神,就能让人重新充满力量。
高考时,周阳心态平稳,发挥出色,最后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大学。他说:“考前心态真的太重要了。当你心态平稳时,才能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甚至超常发挥。”

考前心态调整,其实可以这样做:
1. 学会正向自我暗示,多鼓励自己,少否定自己;
2. 用运动、听音乐、倾诉等方式合理宣泄压力;
3. 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不盲目攀比;
4. 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复习;
5. 遇到问题及时寻求帮助,不要一个人扛着。

高考就像一场马拉松,最后冲刺阶段,拼的不是速度,而是耐力和心态。调整好心态,相信自己,你已经付出了那么多努力,一定能在考场上发挥出最好的水平。加油,愿你落笔生花,圆梦今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