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否记得:
春天煮茶时,茶烟绕着落花转的软;
夏天采莲时,荷风裹着蝉鸣飘的凉;
秋天折桂时,露水滴在衣襟上的清;
冬天赏梅时,雪影映着窗棂的素?
这些藏在日常里的温柔,古人早把它们揉进了冷门诗行。
不是人人能背的名句,却是每一句都能熨帖人心的好诗:
春有鲍照“茶烟轻飏落花风”的软,夏有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的灵,秋有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的雅,冬有厉鹗“雪影半窗梅”的静……
20首诗,每一首都是一帧慢镜头,把时光的柔,藏进了千年的字里行间。
(此文稍长,不妨点赞收藏,待某个闲时,就着一杯茶读,让诗里的四季,漫进心里)
《秋夕》
【南北朝】鲍照
旅雁渡南洲,孤烟起新愁。
边城响寒角,胡霜切塞草。
夜深坐弹琴,明月照空楼。
茶烟轻飏落花风,竹影斜摇书案上。
赏析:
鲍照的秋夜,没有浓墨重彩的愁,只有淡得像茶烟的怅惘。
南飞的雁掠过江面,一缕孤烟在暮色里飘起,边城的号角带着寒意,霜花落在边塞的草上,冷得发脆。
夜深了,诗人坐在空楼里弹琴,月光洒在案上,茶烟绕着窗外的落花慢慢飘,竹影晃悠悠落在书页上。
他没说“孤独”,却用雁、烟、角、霜织出清寂,又用茶烟、落花、竹影添了丝温柔——就像现代人加班到深夜,泡一杯热茶,看窗外的灯影,累却也有片刻的安闲。
读这首诗,像捧着一杯温茶,暖从指尖漫到心里,连秋的凉都变得软了。
《效古》
【南北朝】江淹
岁暮怀感伤,中夕弄清琴。
冷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运往无淹物,年逝觉已催。
阶前旅葵死,井上寒桃僵。
赏析:
江淹的冬夜,是冷到骨里,却又静到心底的。
年末的夜里,心里藏着些说不清的怅惘,半夜起来拨弄琴弦。
冷月亮照着地上的积雪,北风刮得又猛又悲,吹得阶前的葵菜枯了,井边的桃树冻僵了。
他写时光走得快,“年逝觉已催”,却没说慌,只把冷景铺开来——像我们年底整理旧物,看见去年的日历,突然觉出时光的轻,也觉出岁月的沉。
全诗冷得像霜,却又静得让人安心,仿佛再急的日子,到了这样的夜里,也能慢下来喘口气。

《送灵澈上人》
【唐】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赏析:
刘长卿的送别,没有眼泪,只有像画一样的淡。
青色的竹林寺藏在暮色里,晚钟的声音慢慢飘远,灵澈上人戴着斗笠,背着斜阳,往青山深处走,身影越来越远。
他没写“舍不得”,却用“苍苍”“杳杳”“独”织出绵长的念——就像我们送朋友离开,看着对方的背影消失在路口,没说什么,心里却留着那抹斜阳的暖。
读这首诗,像吹过一阵山风,清清爽爽,连送别都成了温柔的事。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赏析:
戴叔伦的夏夜,是活的,带着水的灵。
凉丝丝的月亮像眉毛挂在柳梢头,越中的山影映在水里,像镜子里的画。
兰溪下了三天桃花雨,半夜里,鲤鱼竟跳上了滩头,溅起细碎的水花。
他没写“热闹”,却用月、山、雨、鱼写出了夏夜的生机——像我们夏天傍晚坐在河边,看柳影摇,听水声响,突然看见鱼跳,心里一阵欢喜。
这首诗里的风是凉的,水是清的,连鲤鱼都是调皮的,读着就觉出夏天的好。
《题破山寺后禅院》(节选)
【唐】常建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赏析:
常建的禅院,是能把心洗干净的静。
山光让鸟儿活得自在,潭水的影子能清空心里的杂事,所有声音都静了,只剩寺院的钟磬声,一下一下,敲在心上。
他没写“禅”,却用山光、潭影、钟磬声写出了禅意——像我们在忙碌时,突然听见一阵雨声,心里的烦躁一下子就散了。
读这首诗,像站在潭水边,风不吹,影不动,连呼吸都变得轻了。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赏析:
王勃的秋山,是念家的,带着叶的凉。
长江水好像都为乡愁停了,想着万里之外的家,偏又遇上傍晚的秋风,山上的黄叶一片片飘下来,落在心上。
他没写“想回家”,却用江、风、黄叶写出了乡愁——像我们在外地看见落叶,突然想起家里的秋天,妈妈晒的被子还在阳台吗?
这首诗里的秋是凉的,念是暖的,读着就想起远方的家。
《山园小梅》(节选)
【宋】林逋
暗香浮动月黄昏,疏影横斜水清浅。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赏析:
林逋的梅,是雅的,带着香的淡。
黄昏的月亮下,梅的香气悄悄飘,影子斜斜映在浅水里,霜天的鸟儿想落下,先偷偷看一眼梅,粉蝶要是知道,该会为梅魂牵梦绕吧。
他没写“梅美”,却用香、影、鸟、蝶写出了梅的雅——像我们冬天看见墙角的梅,没靠近,先闻见香,心里一下子就软了。
这首诗里的梅是素的,香是淡的,读着就觉出岁月的静。
《武夷山中》
【宋】谢枋得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赏析:
谢枋得的深山,是带着梅的韧。
十年了,连回家的梦都没做过,独自站在青峰下、野水边,天地都静了,山雨停了,想着:要修几辈子,才能像梅花一样,在寒里开得那样傲?
他没写“难”,却用“十年”“独立”“梅花”写出了坚守——像我们在困境里,突然看见一朵开在寒风里的花,心里一下子就有了劲。
这首诗里的山是静的,梅是傲的,读着就觉出心里的韧。
《春晚》
【宋】左纬
池上柳依依,柳边人掩扉。
蝶随花片落,燕拂水纹飞。
试数交游看,方惊笑语稀。
一年春又尽,倚杖对斜晖。
赏析:
左纬的春晚,是淡的,带着时光的软。
池边的柳丝轻轻摇,柳边的人关了门,蝴蝶跟着花片落,燕子擦着水纹飞。
数一数朋友,才惊觉能一起笑的人少了,一年的春天又没了,拄着杖对着夕阳,心里有点空,却也有点静。
他没写“遗憾”,却用柳、蝶、燕、夕阳写出了时光的轻——像我们春天结束时,坐在阳台看夕阳,想起这季没见的朋友,心里有点怅,却也接受了时光的慢。
这首诗里的春是软的,时光是轻的,读着就觉出岁月的温柔。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唐】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赏析:
韦应物的秋夜,是念人的,带着松的清。
想着你,在这秋夜里散步,咏着凉丝丝的天,山里空了,松子落在地上,你这幽静的人,应该还没睡吧?
他没写“想你”,却用秋夜、松子、幽人写出了思念——像我们夜里想起朋友,想着他是不是也在看月亮,心里暖烘烘的。
这首诗里的秋是清的,念是暖的,读着就想起心里的人。
《倪瓒竹枝词》(节选)
【元】倪瓒
春雨洗山山更青,节近清明草色醒。
竹窗听雨摊书坐,自煮新茶润笔耕。
赏析:
倪瓒的春日,是闲的,带着茶的香。
春雨洗过的山更青了,快到清明,草也醒了,绿得发亮。
在竹窗边听雨,摊着书坐,自己煮新茶,润了笔,慢慢写。
他没写“闲”,却用雨、茶、书、笔写出了闲适——像我们周末在家,听着雨,喝着茶,翻着书,不用赶时间,心里满是安。
这首诗里的春是软的,茶是香的,读着就觉出日子的好。
《夜坐》
【明】唐顺之
幽人夜未眠,月出映林泉。
露下千峰白,风来万叶喧。
赏析:
唐顺之的夜,是醒的,带着露的清。
幽静的人夜里没睡,月亮出来照在林泉上,露水落下,千座山峰都泛着白,风一吹,万片叶子响起来,沙沙的。
他没写“醒着”,却用月、露、风、叶写出了夜的静——像我们夜里睡不着,坐在窗边看月亮,听风声,心里空落落的,却也很静。
这首诗里的夜是清的,风是软的,读着就觉出夜的温柔。
《菊花》(节选)
【明】李梦阳
不随群草出,能后百花荣。
气为凌秋健,香缘饮露清。
赏析:
李梦阳的菊,是傲的,带着露的清。
不跟着杂草一起长,能在百花谢后开得盛,气节因为抵着秋变得刚健,香气因为喝了露水变得清冽。
他没写“傲”,却用“后百花荣”“凌秋健”写出了菊的骨——像我们在人群里不跟风,坚持自己,反而活得自在。
这首诗里的菊是刚的,香是清的,读着就觉出人的骨。
《题画梅》
【明】陈继儒
雪后轻桡入翠微,花溪寒气上春衣。
过桥南岸寻春去,踏遍梅花带月归。
赏析:
陈继儒的冬春,是寻的,带着梅的暖。
雪后撑着小船进了青山,花溪的寒气漫上春衣,过了桥往南岸寻春,踩着梅花,带着月亮回来。
他没写“寻春”,却用雪、船、梅、月写出了寻的喜——像我们春天去山里找花,走了一路,虽然累,却满是欢喜。
这首诗里的雪是软的,梅是暖的,读着就觉出寻的甜。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节选)
【宋】杨万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何须更打眠牛鼓,自有清风送晓钟。
赏析:
杨万里的夏日,是亮的,带着荷的红。
莲叶连到天边,绿得无边,荷花映着太阳,红得特别,不用再敲醒牛的鼓,自有清风送来早晨的钟。
他没写“夏天美”,却用莲叶、荷花、清风、晓钟写出了夏日的亮——像我们夏天早上看见荷花,阳光照在花上,心里一下子就亮了。
这首诗里的荷是红的,风是清的,读着就觉出夏天的亮。
《高邮雨泊》(节选)
【清】查慎行
寒雨萧萧打船蓬,夜深江月正朦胧。
无端一夜西风起,吹落杨花满船中。
赏析:
查慎行的雨夜,是软的,带着杨花的轻。
冷雨萧萧打在船篷上,深夜的江月朦朦胧胧,没缘由的,一夜西风起来,把杨花吹得满船都是,轻轻的。
他没写“愁”,却用雨、月、西风、杨花写出了夜的软——像我们夜里坐在窗边,听雨声,看落叶,心里有点空,却也很软。
这首诗里的雨是软的,杨花是轻的,读着就觉出夜的柔。
《冬晚对雪忆胡处士家》
【唐】王维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赏析:
王维的冬雪,是静的,带着雪的素。
隔着窗户,风惊动了竹子,开门一看,雪竟满了山,雪洒在空巷里,巷更静了,雪积在院子里,院更闲了。
他没写“静”,却用风、竹、雪、巷写出了冬的静——像我们早上开门看见雪,世界白花花的,连声音都没了,心里一下子就静了。
这首诗里的雪是素的,巷是静的,读着就觉出冬的好。
《题画》
【清】厉鹗
竹深阴翳水潺湲,野鸟飞来不避人。
莫讶此中能避世,白云原是旧比邻。
赏析:
厉鹗的画里,是避世的,带着云的闲。
竹子长得密,遮住了阳光,水流得潺潺响,野鸟飞来,一点也不怕人,别惊讶这里能避世,白云本来就是老邻居啊。
他没写“避世”,却用竹、水、鸟、白云写出了闲——像我们在山里待着,看鸟飞,听水流,不用想工作,心里满是安。
这首诗里的竹是密的,云是闲的,读着就觉出避世的好。
《即事》
【清】王国维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赏析:
王国维的荷,是念情的,带着水的怅。
荷叶长时,春恨也生了,荷叶枯时,秋恨也成了,深深知道,人在,情就还在,怅然望着江头,听着江水声,一下一下,撞在心上。
他没写“情”,却用荷叶、春恨、秋恨、江水写出了情长——像我们想起爱过的人,虽然分开了,却还是会想起,心里有点怅,却也带着暖。
这首诗里的荷是枯的,情是长的,读着就觉出情的深。

《偶成》
【清】袁枚
小立池塘侧,荷风送暗香。
蝉鸣深树里,人在画中央。
赏析:
袁枚的夏日,是醉的,带着荷的香。
站在池塘边,荷风送来淡淡的香,蝉在深树里叫,人好像站在画的中间,连呼吸都带着香。
他没写“美”,却用荷风、暗香、蝉鸣写出了夏日的醉——像我们夏天站在荷塘边,闻着香,听着蝉叫,觉得自己也成了画里的人。
这首诗里的荷是香的,人是醉的,读着就觉出夏日的好。
读完这20首诗,你是否也想起了自己的日子?
是“竹窗听雨摊书坐”的某个雨天,还是“踏遍梅花带月归”的某个冬夜?
诗里的四季,从来不是远的,是藏在我们日常里的——一杯茶,一阵风,一片叶,都是诗里的温柔。
需要我把这些诗整理成可打印的文字版吗?这样你闲时就能随时翻读,不用再翻找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