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言:“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宋人之词,尤擅此道。”
宋代的月,照过江南画舫,也照过塞北营盘——苏轼的词能“大江东去,浪淘尽”,尽显豪放;李清照的词可叹“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满是婉约;辛弃疾的词藏着“醉里挑灯看剑”的壮志。这一时代的词,蘸着秦淮河的烟雨,裹着田园间的稻香,也装着山河的忧思,成了跨越千年仍能叩击人心的风雅。
从“但愿人长久”的期许,到“人比黄花瘦”的相思;从“沙场秋点兵”的激昂,到“只是朱颜改”的悲戚,总有一首宋词,能道尽你藏在心底的情绪。
这20首宋词巅峰之作,值得反复品读,藏进岁月里慢慢回味。
-1-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名家评价】宋·俞文豹《吹剑录》:“东坡词气格宏大,如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此篇怀赤壁、忆周郎,江山与豪杰相融,旷达与怅惘交织,为豪放词之鼻祖,千古无出其右。”
【豪放与旷达】大江奔涌淘尽英雄,赤壁乱石惊涛如画——苏轼遥想周郎当年的英气,再叹自己早生华发,却以“人生如梦,一尊酹江月”释怀,这份看透世事的豁达,藏在山河壮阔里。
-2-
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名家评价】宋·张端义《贵耳集》:“易安居士此词,起句十四字叠用,如泣如诉,‘怎一个愁字了得’收束全篇,不直言愁深,却愁溢纸外,为婉约词之极致,后世难有继者。”
【凄婉与孤寂】寻寻觅觅却只余冷清,淡酒敌不过晚风,雁是旧时相识,花已憔悴难摘——李清照守着窗儿等天黑,梧桐细雨打在心上,这份丧夫流离后的愁,哪里是一个“愁”字能说尽的。
-3-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名家评价】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稼轩词多壮志,此篇尤甚。‘醉里看剑’‘沙场点兵’,写尽英雄豪情,末句‘可怜白发生’陡转,豪情落为悲怆,字字泣血,动人肺腑。”
【壮志与悲怆】醉后挑灯看剑,梦里重回军营,分炙、翻弦、点兵,战马飞驰、弓箭惊雷——辛弃疾多想了却家国大事,赢得千古美名,可醒来只剩满头白发,这份壮志难酬的痛,藏在每个豪情的字句里。
-4-
雨霖铃·寒蝉凄切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名家评价】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柳三变《雨霖铃》,写离别之苦,‘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句,景中含情,情随景生,为千古离别词之冠,凡读此词者,无不动容。”
【缠绵与怅惘】寒蝉凄切、长亭日暮,骤雨刚停,兰舟却催着出发,执手泪眼竟说不出话——柳永想此去千里,酒醒后只剩杨柳、晓风、残月,纵有千种风情,也无人可诉,离别之苦满得要溢出来。

-5-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名家评价】明·杨慎《词品》:“东坡此词,中秋望月而作,‘把酒问青天’气格高远,‘但愿人长久’一句,跳出离别之愁,寄以美好期许,词意豁达,流传千古,中秋词无出其右。”
【期许与通透】中秋夜把酒问月,想乘风去天宫,却怕高处寒冷,不如留在人间起舞弄影——苏轼叹月亮总在离别时圆,却也懂“悲欢离合古难全”,最终以“千里共婵娟”寄愿,让思念多了份温暖。
-6-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名家评价】清·况周颐《蕙风词话》:“稼轩此词,怀古言志,追念孙仲谋、刘裕之英雄,叹元嘉之败、今日之衰,末句问廉颇,表己虽老仍愿报国,悲壮苍凉,为辛词第一。”
【忧愤与壮志】千古江山找不到孙仲谋那样的英雄,刘裕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辛弃疾忆四十三年前的烽火,看如今佛狸祠下的热闹,忍不住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老而弥坚的报国心藏在字里行间。
-7-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名家评价】清·王士祯《花草蒙拾》:“易安居士早年词,多天真烂漫,此篇尤甚。‘常记溪亭日暮’起笔如话家常,‘争渡、争渡’叠用,活现少女醉酒归舟的慌乱与欢喜,情真意切,耐人寻味。”
【天真与欢喜】记得溪亭日暮时,醉酒忘了归路,兴尽回舟却误入藕花深处——“争渡”的急切,惊起鸥鹭的热闹,把李清照早年的烂漫与自在,写得鲜活如眼前景象。
-8-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名家评价】清·王国维《人间词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意境高远,耐人深思。”
【寻觅与淡泊】元夕夜花千树、星如雨,宝马雕车、凤箫鱼龙,满街都是笑语盈盈的女子——辛弃疾寻了千百遍,蓦然回首,却见那人在灯火稀疏处,这份不随世俗的寻觅,藏着他的淡泊与坚守。
-9-
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名家评价】清·沈祥龙《论词随笔》:“放翁咏梅,以梅自喻。‘寂寞开无主’写其处境,‘零落成泥香如故’写其品格,不与群芳争春,纵遭风雨碾作尘,香气仍在,千古咏梅词无出其右。”
【高洁与坚守】驿外断桥边,梅花寂寞开放,黄昏时又遭风雨摧残——可它从不想和百花争春,哪怕落泥成尘,香气也依旧不改,陆游借梅花,写尽了自己坚守本心、不随波逐流的品格。

-10-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宋·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名家评价】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去非此词,忆洛中旧游,‘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景美情真,为昔时之乐;‘二十余年如一梦’,陡转写今时之惊,古今对比,意境苍凉,情韵悠长。”
【沧桑与淡然】记得当年在午桥饮酒,身边都是豪英,月光随沟水无声流淌,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多年过去,恍如一场梦,如今闲登小阁看新晴,只觉古今多少事,都付与三更渔唱,满是历经沧桑后的淡然。
-11-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名家评价】元·伊世珍《琅嬛记》:“易安以《醉花阴》寄明诚,明诚欲胜之,废寝忘食作五十阕,混此词其中,友人评之,独指此阕为最佳,‘人比黄花瘦’一句,写相思之深,千古绝唱。”
【相思与清愁】薄雾浓云里,日子过得漫长又忧愁,重阳佳节半夜凉透,黄昏时东篱把酒,暗香盈袖——李清照不说相思,只道“人比黄花瘦”,把对丈夫的思念,藏在清瘦的模样里,含蓄又深切。
-12-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名家评价】清·黄苏《蓼园词选》:“稼轩词多壮志,此篇却写田园闲趣,‘明月惊鹊、清风鸣蝉’,‘稻花香、蛙声一片’,景如画,情如诗,‘路转溪桥忽见’,妙在意外,满是生活气息。”
【闲适与欢喜】明月惊飞了枝头的鹊,清风里传来蝉鸣,稻花香中听蛙声说丰年——天外有几颗星,山前下着小雨,转个弯竟见到旧时茅店,辛弃疾把田园夜行的闲适与惊喜,写得活灵活现。

-13-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宋·辛弃疾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怨春不语。
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
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名家评价】清·梁启超《饮冰室诗话》:“稼轩此词,字字是怨,字字是忧,‘更能消几番风雨’问春,实则问国,‘斜阳烟柳’句,写尽家国将倾之危,悲怆动人,为辛词中最沉郁者。”
【悲怆与忧愤】几番风雨后,春天匆匆归去,落红无数,想留春却留不住,只剩蛛网惹飞絮——辛弃疾借“长门赋”“玉环飞燕”,叹自己遭人嫉妒、壮志难伸,再看斜阳烟柳,满是家国飘摇的愁绪。
-14-
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名家评价】明·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七夕词多写离别之苦,少游此词却独出新意,‘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一句,道尽爱情真谛,通透豁达,为千古爱情词之冠。”
【深情与通透】纤云变幻、飞星传恨,牛郎织女跨过迢迢银河相会,金风玉露里的一次相逢,胜过人间无数次相伴——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离别虽苦,秦观却道真爱不在乎朝夕相处,这份通透,让爱情多了份长久的底气。
-15-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宋·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名家评价】宋·王铚《默记》:“后主此词,作于亡国之后,‘春花秋月何时了’问尽人生苦楚,‘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写愁,喻体绝妙,愁之多、之深,千古无人能及,遂成绝命词。”
【悲苦与绝望】春花秋月本是美景,可李煜却盼着它结束,昨夜东风又起,月明中不敢回首故国——雕栏玉砌大概还在,只是人已憔悴,他问“能有几多愁”,答案是“一江春水向东流”,亡国之痛溢满全篇。

-16-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名家评价】清·刘熙载《艺概·词概》:“晏元献词,温润含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二句,对仗工整,景中含情,写尽时光流逝、物是人非之叹,为千古名句,耐人寻味。”
【怅惘与淡然】一曲新词、一杯酒,天气和亭台还是去年的模样,可夕阳西下,不知何时再回——花落花去无可奈何,燕子归来似曾相识,晏殊在小园香径独自徘徊,把时光流逝的怅惘,写得温润又含蓄。
-17-
满庭芳·山抹微云
宋·秦观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名家评价】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少游词名满天下,‘山抹微云’一词尤甚,‘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写景苍凉,‘高城望断,灯火黄昏’写情凄切,时人谓之‘山抹微云秦学士’。”
【凄切与离愁】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暂停征棹共饮离酒——回首往事只剩烟霭,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解香囊、分罗带,此去不知何时再见,望断高城,只剩黄昏灯火,离愁满肠。
-18-
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宋·辛弃疾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名家评价】清·陈廷焯《云韶集》:“稼轩此词,忆壮岁从军之勇,‘旌旗拥万夫’‘箭飞金仆姑’,豪情万丈;叹今时壮志未酬,‘万字平戎策换种树书’,悲怆至极,对比强烈,动人肺腑。”
【豪情与悲叹】年轻时率领万兵,穿着锦袍骑马渡江,夜里整理兵器,清晨射出利箭——如今回首往事,春风也染不黑白胡子,曾经用来收复河山的万字策,竟换了东家的种树书,辛弃疾的悲叹,藏着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痛。

-19-
清平乐·红笺小字
宋·晏殊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名家评价】明·李攀龙《草堂诗余隽》:“晏元献此词,写相思之情,‘红笺小字说尽平生’,却‘此情难寄’,‘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物是人非,惆怅满怀,含蓄温婉,情韵悠长。”
【相思与惆怅】红笺上写满小字,道尽了一生的心意,可鸿雁在云、鱼在水,这份情终究难寄——斜阳下独倚西楼,遥山对着帘钩,曾经的人不知去了哪里,只有绿波依旧向东流,相思里满是物是人非的怅惘。
-20-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名家评价】清·王士祯《花草蒙拾》:“稼轩词多悲壮,此篇却写农家闲适,‘茅檐、青草’,‘翁媪吴音’,‘三儿劳作与嬉闹’,景真、情真,满是生活气息,让人见之忘忧,为田园词之佳作。”
【闲适与温情】低矮的茅檐下,溪边长着青青草,白发翁媪用吴音说着贴心话——大儿在溪东锄豆,中儿织鸡笼,小儿最淘气,躺在溪头剥莲蓬,辛弃疾把农家的温馨与闲适,写得如诗如画,满是温情。
宋词如陈酿老酒,初读觉绵柔,再品见悲欢——懂苏轼的豁达,懂李清照的深情,懂辛弃疾的壮志,灵魂自会多一份细腻的共情,在岁月流转中,品出宋时的风雅与人生的真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