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言:“唐人与诗,本乎情性,发乎自然,故能气象雄浑,情韵悠长,后世莫能及也。”
唐代的风,吹过塞北大漠,也吹过江南水乡——李白的诗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的诗可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王维的诗藏着“明月松间照”的清幽。这一时代的诗,蘸着边塞的风沙,裹着田园的炊烟,也装着家国的忧思,成了跨越千年仍能触碰人心的宝藏。
从“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情,到“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柔情;从“大漠孤烟直”的壮阔,到“感时花溅泪”的悲戚,总有一首唐诗,能道尽你藏在心底的情绪。
这20首唐诗巅峰之作,值得反复品读,藏进岁月里慢慢回味。
-1-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名家评价】唐·贺知章《本事诗》:“李白见其《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后世论诗,无出其右者,盖其情性之真,气象之阔,千古独步。”
【豪情与旷达】黄河奔涌如岁月易逝,青丝变雪叹人生短暂——李白却以“天生我材必有用”破局,哪怕“千金散尽”,仍愿换酒销愁,这份狂放不是任性,是看透人生后的坦荡。
-2-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名家评价】明·胡应麟《诗薮》:“杜子美《登高》,古今七言律诗第一,气象雄浑,意境沉郁,一字不可易,盖其半生颠沛、家国忧思,尽凝于此八句。”
【悲戚与厚重】风急猿哀、落木萧萧,长江滚滚藏着岁月无情——杜甫“万里作客”“百年多病”,鬓边繁霜不仅是年老,更是乱世里的家国愁,读来满是沉重的共情。

-3-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名家评价】宋·苏轼《东坡题跋》:“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此篇尤甚,寥寥数语,便成一幅秋山夜月图。”
【清幽与闲适】空山雨后的秋夜,明月照松、清泉流石,还有竹间浣女的喧闹、莲间渔舟的动静——王维把田园的静与活写得通透,“王孙可留”的选择,藏着他对世俗的超脱。
-4-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名家评价】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初唐五言律,惟王勃《送杜少府》最得风人旨,‘海内存知己’二句,一扫离别之悲,气格高远,为千古送别诗之冠。”
【豁达与真挚】三秦城阙、五津风烟,离别本应伤感——王勃却道“天涯若比邻”,说知己不分远近,不必像儿女般落泪,这份通透,让离别多了份温暖的底气。
-5-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名家评价】明·李攀龙《唐诗选》:“唐人七绝,王昌龄称‘七绝圣手’,此篇尤佳,‘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跨越千年,写尽边塞之远、征人之苦,意境雄浑,无人能及。”
【忧思与壮志】明月依旧、边关如昔,可万里长征的征人却未归——王昌龄盼“龙城飞将”出现,护家国安宁,短短四句,藏着对百姓的心疼、对家国的牵挂。
-6-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名家评价】清·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此诗看似浅白,实则情深,无一句雕琢,却道尽天下游子思乡之切,妇孺皆知,千古流传,盖因其情真也。”
【质朴与深情】床前月光如霜,寻常景象里藏着游子心事——“举头”“低头”的小动作,把对故乡的思念写得直白又真切,没有华丽辞藻,却最能戳中人心。
-7-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名家评价】宋·罗大经《鹤林玉露》:“杜少府《春望》,‘国破山河在’一句,山河依旧而家国已破,对比之烈,令人心碎,‘家书抵万金’,道尽乱世中最朴素的渴望。”
【家国与悲苦】山河仍在,可都城已破、草木疯长,连花鸟都似懂人的悲戚——杜甫盼家书而不得,白头短到插不住簪,字字都是乱世里的家国愁,读来让人鼻酸。
-8-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名家评价】明·胡震亨《唐音癸签》:“王维此诗,写思乡却不直写,先道‘倍思亲’,再想兄弟登高少己,以彼之乐衬己之愁,情味更浓,为重阳思乡诗之绝唱。”
【乡愁与温柔】独在异乡,佳节时的思乡更甚——王维不写自己如何想念兄弟,却想兄弟登高时会念着“少一人”,这份换位思考的温柔,让乡愁多了份暖意。

-9-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名家评价】清·王夫之《姜斋诗话》:“王之涣《凉州词》,写景则壮阔,抒情则含蓄,‘春风不度玉门关’,不怨征戍之苦,却怨春风不到,言有尽而意无穷。”
【壮阔与怅惘】黄河接云、孤城立在万仞山间,边塞的壮阔里藏着荒凉——羌笛吹着《折杨柳》,可春风到不了玉门关,那份征人的怅惘,藏在每一句景色描写里。
-10-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名家评价】清·冯煦《唐五代词选序》:“义山诗,深情绵邈,隐晦而不晦涩,‘春蚕到死’二句,写情之深、之坚,千古未有,为爱情诗之极致。”
【深情与执着】相见本就艰难,离别更添不舍,东风无力、百花凋零,恰是心情的写照——“春蚕到死”“蜡炬成灰”,不是悲戚,是对爱情至死不渝的执着,动人至深。
-11-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名家评价】宋·严羽《沧浪诗话》:“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前四句写黄鹤楼之古、之空,后四句写江景之阔、之愁,意境交融,无出其右。”
【苍茫与乡愁】黄鹤已去,只余黄鹤楼与千载白云,苍茫感扑面而来——晴川树、芳草洲,再美的江景,也抵不过日暮时“乡关何处”的疑问,乡愁满溢在烟波江上。
-12-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名家评价】明·唐汝询《唐诗解》:“李白送友诗,多狂放,此篇却含蓄,以青山白水起,以浮云落日喻,‘班马鸣’一句,不言不舍,却尽是不舍,情韵悠长。”
【温婉与怅惘】青山横卧、白水环绕,离别在如画景色里开始——“孤蓬”“浮云”是游子的漂泊,“落日”是故人的不舍,班马萧萧,挥手间满是说不出的怅惘。

-13-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名家评价】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杜牧此诗,看似讽商女,实则讽晚唐权贵,‘烟笼寒水’写景凄清,‘犹唱后庭花’一句,藏着对家国命运的忧思,意味深长。”
【凄清与忧愤】寒烟、冷月、白沙,秦淮夜泊的景色满是凄清——商女唱着亡国之曲,却不知当下家国已危,杜牧的感叹,不是怪商女,是怪那些沉迷享乐、不顾家国的人。
-14-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名家评价】宋·叶梦得《石林诗话》:“王维诗中有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二句,气象雄浑,极简却极妙,非亲至边塞者不能写,为千古写景名句。”
【壮阔与淡然】单车问边,征蓬、归雁藏着漂泊之感——可大漠孤烟笔直,长河落日浑圆,边塞的壮阔瞬间冲淡了愁绪,王维的淡然,藏在这天地大美之中。
-15-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名家评价】清·纪昀《瀛奎律髓刊误》:“此诗曲折有致,‘君问归期’起,‘巴山夜雨’承,‘共剪西窗’转,‘却话夜雨’合,以未来之乐衬当下之愁,情真意切。”
【思念与期盼】君问归期,可归期未定,巴山夜雨涨满秋池,愁绪也随之蔓延——可李商隐不只说愁,还盼着“共剪西窗烛”,把当下的雨,变成未来回忆的谈资,思念里藏着温暖。
-16-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名家评价】唐·孟棨《本事诗》:“李白写庐山瀑布,不写瀑布之形,却写‘紫烟’‘银河’,‘飞流直下三千尺’,夸张却不失真,气象壮阔,千古无人能及。”
【雄奇与浪漫】日照香炉生紫烟,庐山的景色本就如仙境——瀑布“挂”在山前,又似银河落九天,李白用浪漫的想象,把瀑布的雄奇写得鲜活,读来如身临其境。
-17-
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名家评价】宋·张戒《岁寒堂诗话》:“白居易《新乐府》,以民为本,《卖炭翁》尤甚,写卖炭翁之苦,宫使之为恶,直白如话,却字字泣血,令人不忍卒读。”
【悲悯与愤懑】卖炭翁满面尘灰、两鬓苍苍,衣单却盼天寒,只为换一口吃食——可宫使强取豪夺,千余斤炭只换半匹红绡,白居易的悲悯,藏在对底层百姓的深切同情里。

-18-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名家评价】明·胡应麟《诗薮》:“杜甫《望岳》,为其青年之作,却已见其气象,‘会当凌绝顶’一句,豪情万丈,不仅写望岳,更写其人生抱负,千古励志名句。”
【壮阔与豪情】齐鲁大地都能望见泰山的青色,造化把秀色都集中在它身上,阴阳分界如割开昏晓——杜甫盼着“凌绝顶”,看众山变小,这份豪情,是青年对未来的笃定与向往。
-19-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名家评价】清·黄生《唐诗摘钞》:“此诗写景凄清,抒情真挚,‘一片冰心在玉壶’一句,以玉壶冰心自喻,表其品格高洁,不随世俗,为千古名句,意境高远。”
【凄清与坦荡】寒雨连江,平明送客,楚山孤影,离别满是凄清——可王昌龄对亲友说“冰心在玉壶”,不解释、不辩解,只以高洁品格自证,这份坦荡,让人敬佩。
-20-
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名家评价】清·何焯《义门读书记》:“李商隐《乐游原》,看似写登原所见,实则写人生感慨,‘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意境苍凉,道尽美好事物转瞬即逝之叹,耐人寻味。”
【怅惘与通透】向晚心情不佳,驱车登古原,夕阳的景色美得极致——可“只是近黄昏”,美好即将逝去,李商隐的怅惘里藏着通透,让人懂得珍惜当下的美好。
唐诗如春茶,初读觉鲜爽,再品见底蕴——懂“天生我材”的豪情,懂“家书万金”的深情,懂“会当凌绝顶”的壮志,灵魂自会多一份厚重的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