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其实不止词,纵观华夏数千年文脉,从盛唐的月光到南宋的烟雨,从边塞的风沙到田园的炊烟,古代诗词早已把人间的悲欢、山河的壮阔、生命的哲思,酿成了跨越时空的佳酿。
文人墨客以笔为剑,书写家国赤诚;以墨为泪,倾诉刻骨相思。哪怕时隔千年,我们读起“床前明月光”仍懂乡愁,念到“人生自古谁无死”仍感悲壮——这就是诗词的力量。以下15首传世经典,一生至少要读一次,喜欢就藏起来吧!

-1-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名家评价】明·胡应麟《诗薮》:“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此诗最著。”
【明月与乡愁】不过四句大白话,却写尽了天下游子的心事——原来无论走多远,那轮照过古人的明月,总能勾出心底最深的故乡。
-2-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名家评价】清·杨伦《杜诗镜铨》:“高浑一气,古今独步,当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秋江悲怀】秋风、落木、长江,天地的壮阔里藏着一个人的沧桑。读懂这首诗,才算懂了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沉郁与深情。
-3-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名家评价】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此非天造地设,不能有此奇句。”
【山水清音】王维把秋天的山写活了:雨后天晴的清爽,月光穿过松林的温柔,清泉流过石头的叮咚——这就是中国人最向往的“诗和远方”。
-4-
出塞(其一)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名家评价】明·王世贞《艺苑卮言》:“‘秦时明月汉时关’,压卷之作,意在言外,神在象内。”
【边塞壮歌】一轮明月照过秦汉的关隘,也照过千年的戍卒。短短四句,既有对战争的叹息,更有对家国安宁的渴望。
-5-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名家评价】明·钟惺《唐诗归》:“通是天籁,全不着力,所以为盛唐风调。”
【春日闲趣】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是睡醒后的随口一问:昨夜的风雨,吹落了多少花?却把春天的鲜活与慵懒,写得人人都懂。

-6-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名家评价】清·冯浩《玉谿生诗集笺注》:“深情绵邈,典丽精工,一字一句皆从肺腑流出。”
【刻骨相思】“春蚕到死丝方尽”,把相思写得极致又悲壮——原来真正的牵挂,是愿意像春蚕、蜡炬一样,耗尽自己也不回头。
-7-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名家评价】清·纪昀《纪评苏诗》:“此诗有新解,妙在不说破,让人自悟‘当局者迷’之理。”
【山水哲思】看庐山的角度不同,风景就不同;看人生的角度不同,答案也不同。苏轼把山水写成了哲理,读来让人豁然开朗。
-8-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名家评价】元·方回《瀛奎律髓》:“忠肝义胆,流出肺腑,虽儿童亦能诵之,千载下犹见英雄本色。”
【家国赤诚】陆游到死都惦记着收复中原,一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把毕生的遗憾与赤诚,写得让人心疼又敬佩。

-9-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名家评价】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豪迈悲壮,千载下犹见英雄本色,非寻常词人可及。”
【英雄壮怀】醉酒看剑,梦里沙场,辛弃疾把收复河山的渴望写得热血沸腾,可结尾“可怜白发生”,又道尽了英雄末年的无奈。
-10-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宋·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名家评价】清·陈廷焯《云韶集》:“此词气格高远,非寻常闺阁词可比,有丈夫气。”
【巾帼豪情】李清照不只有“人比黄花瘦”的婉约,更有“九万里风鹏正举”的豪情。在那个时代,她把女性的抱负与不甘,写得震彻人心。
-11-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名家评价】清·王夫之《姜斋诗话》:“以浓彩写悲壮,字字铿锵,千古独步,不愧‘诗鬼’之名。”
【铁血丹心】黑云压城的紧张,甲光向日的壮烈,李贺用极致的色彩,写尽了将士们为国捐躯的决心。

-12-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名家评价】明·朱彝尊《批点唐诗正声》:“语少意足,含蓄不尽,写尽晚唐的衰颓之气。”
【兴亡之思】秦淮的烟水月色里,传来《后庭花》的歌声。杜牧的一声叹息,藏着对历史兴亡的清醒,也藏着对时代的忧虑。
-13-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名家评价】王国维《人间词话》:“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堪称‘秋思之祖’。”
【天涯愁旅】枯藤、老树、瘦马,六个意象勾勒出天涯游子的孤独。夕阳西下时,所有的乡愁都成了“断肠”的痛。
-14-
长相思·山一程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名家评价】清·况周颐《蕙风词话》:“纯用白描,自然真切,不事雕琢,却动人心魄。”
【行旅乡思】山山水水挡不住前行的路,风雪声却搅碎了思乡的梦。纳兰性德把行旅的苦与乡愁的浓,写得细腻又真实。
-15-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名家评价】明·胡应麟《诗薮》:“‘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忠义之气,千古不朽。”
【生死绝唱】国家破碎,身世飘零,文天祥却在零丁洋上写下了震撼千古的誓言。这不是怕死,而是怕对不起家国与初心。

古代诗词浩瀚如星海,若你不知从何读起,不妨先记下这15首。它们是古人的心事,是时代的回响,更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文化基因。
读得多了,你会发现:那些藏在诗词里的明月、山河、相思与赤诚,早已悄悄浸润了灵魂,让我们在浮躁的当下,仍能拥有一份诗意的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