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上稠油热采累计产量突破500万吨,成为全球首个实现海上稠油规模化热采开发的国家。这一突破主要由渤海海域的南堡35-2、旅大21-2、锦州23-2等主力油田贡献,其中旅大5-2北油田Ⅱ期项目自2025年2月投产后,已累计贡献产量超10万吨,日产热采稠油超500吨。海上稠油热采因平台空间小、成本高,曾是业界公认的世界级难题。我国通过自主研发“少井高产”开发理论,创新应用大井距高强度注采、多元热流体协同增效等技术,配套耐350℃注采一体化装备及全球首座移动式注热平台“热采一号”,成功破解热损失大、汽窜风险高的技术瓶颈。

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市场监管总局修订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拟于近期发布。新标准从三方面强化管理:一是**保障消费者健康**,对非纯化发酵产物原料要求提供菌株鉴定、遗传稳定性等证明材料,企业自行生产此类原料需建立全链条安全管理体系;二是**促进产业发展**,要求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开展生产过程验证并动态调整环境监控频次,提升质量管理水平;三是**指导监管实践**,作为强制性标准与注册备案管理紧密衔接,明确原料、工艺等技术要求,增强监管综合效力。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理办法》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办法明确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后不得擅自调整或占用,禁止挖湖造景、建设绿化带、种植草皮等破坏耕作层行为,同时建立“优进劣出”机制,允许在整体稳定前提下对零星破碎、布局不合理的永久基本农田进行正向优化调整,优先通过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补划,确保数量不减、质量不降。办法要求县级以上政府统筹划定储备区,将土地综合整治新增耕地、高标准农田等优质耕地优先划入储备区作为补划来源,并强化永久基本农田质量建设,逐步将其建成高标准农田。

8月31日,全国首例四联拱原位拓宽双层隧道——福州市西二环象山隧道正式通车运营。该隧道位于福州市西二环快速路,全长约960米,在拆除原有单层四联拱隧道基础上,创新采用“城市隧道上下双层扩建拱盖法”施工工法,新建双层双向8车道结构,上层通行非机动车及行人、下层承担主线快速交通,同时预留远期扩容至双向10车道的条件。项目团队攻克超浅埋软岩地质、紧邻敏感建筑物、狭窄空间桩基施工等技术难题,通过定制低净空钻机、小药量微震爆破等创新技术,较原计划提前两个月完成东侧扩建任务。

8月30日,设计时速350公里的西渝高铁桃园隧道群顺利贯通,由桃园1号、2号、3号隧道组成,全长1513米,其中1号隧道为单洞双线连接康渝段正线与樊哙枢纽站,2号和3号隧道为单洞单线接入樊哙经开州至万州连接线。该隧道群最小净距仅6.04米,属典型“小净距”结构,建设团队采用三台阶施工法分区域开挖,通过弱爆破降低围岩扰动,利用3D扫描仪、全站仪动态监测沉降数据,攻克软岩缓倾岩层稳定性差等难题。

全行业首台零碳氨燃料铝棒加热炉在广东佛山发布,由佛山仙湖实验室与广东意利克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制。该设备以氨为燃料,通过自主研发的“多级预热+分级燃烧+智能控温”集成系统,实现铝棒加热环节的零碳排放,氮氧化物排放远低于国家标准,热效率显著提升。针对氨燃料燃烧稳定性差、氮氧化物控制难等行业痛点,研发团队突破三大核心技术:创新性燃烧器设计实现稳定高效燃烧,分级燃烧与催化技术协同降低氮氧化物,多级预热系统优化热交换效率。设备运行实测显示,其碳排放为零,无硫氧化物及烟尘排放,温度均匀性满足工业生产要求,已通过中试平台验证并具备规模化推广条件。

8月31日,华中科技大学创新教育与批判性思维研究中心发布我国首个《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课程教学指南》,系统规范高校批判性思维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及评价体系。该指南针对人工智能时代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弱化的挑战,强调课程需培养学生理性反思、证据评估、逻辑推理等核心技能,尤其注重通过小班研讨、案例分析和跨学科融合提升高阶思维能力。指南明确教学团队应采用“探究实证”教学模式,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强化批判性阅读、分析性写作与论证训练,并建议通过标准化测试与团队互评保障教学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