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到21世纪之后,广东电视台迎来了自己最后的辉煌,综艺节目逐渐被民生新闻节目取代了其地位。除了1999年开播的《630新闻》(后改名为珠江新闻)外,2005年开播的《今日关注》风头最盛,而像是《今日最新闻》以及《新闻日日睇》、《DV现场》等也是其中的佼佼者。

之所以这些民生新闻节目能够受到观众的喜爱,就是他们能够站在普通百姓的角度关心大家的生活问题,以 “民生、民情、民意” 为主要关注点,以城市百姓 “身边事、麻烦事、稀奇事、关心事” 为主要报道题材。从几个节目的口号就可以看出基调,《今日关注》的“民生无小事,今日多关注”,《今日最新闻》的“同声同气自己人”,《新闻日日睇》虽然没有口号,但“街坊”一词就是被陈扬带火的,也是贴近百姓生活。

虽然这几档节目最初的主持人阵容多数都被更替了,但没有人否认他们曾经给节目带去了节目的内核和精神,就是敢于为民发声。今天我们来重点关注的不是郑达也不是陈扬,而是彭彭彭维纳,这个《今日最新闻》的灵魂人物。

他退出节目已经5年的时间了,已经不在传统媒体活跃,而是转向新媒体以及商业上去了。而他也在电台里离职后不久举家搬到了日本去了,这些年他过得怎么样呢?
从广州西关走出来的演艺世家之后,爱折腾是他的底色
彭彭原名彭维纳,出生在广州西关,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广州人,具体年龄不详,预估是70年末80年初生人。

彭彭出生在一个演艺世家,妈妈是著名的粤剧演员、唱腔设计员,曾与粤剧大师红线女同台表演过。外婆是广州、中国香港两地最早一批的电台主持人、音乐老师、歌手。父亲是一位商人,也拥有比较自由开放的思想。

彭彭从小就觉得自己可以吃文艺的这碗饭,除了家庭环境的耳濡目染,其实他所住的大院也是演员、音乐演奏家、作曲家等云集,基因里自带的文艺气息和从小在艺术环境中成长,让他勇于尝试去做任何事情,最开始的就是文体。

他早期的生活里很长时间都与音乐相关的东西打交道,别看他现在身材有点发福,但他以前也练过水球。彭彭在与音乐相伴的日子里,不仅仅是与之灵魂交流,还从中赚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甚至在那个时候他的收入就比很多从事这个行业的人赚得多得多。

彭彭从来没有同时低于打两份工,对他来说,尝试这个事情就是一件太自然不过的事情。他做过酒店管理,酒店投资策划,拍卖行、律师事务所等。当然如果要说让他最为广东人熟知的身份自然就是主持人了。
从电台DJ到《今日最新闻》的灵魂人物
朋友的推荐下到广州电台做DJ,主持《不夜城,不夜情》。那时候彭彭并不叫彭彭,而是彭程,取意“鹏程万里”。

09年,在《马后炮》主持人马志海的推荐下,彭彭成为了《今日最新闻》的主持人。虽然这份工作比起他此前做的任何一个尝试赚的都少,而且很耗费精力,只要开播就要写稿,但他仍然一做就是11年。他自己说“呢份工,能够令我坚持咁耐嘅原因,唔系收入 ,而系来自观众嘅反馈同来自同事嘅默契,畀我好大嘅满足感。但前提系‘我讲我思’。否则就失去咗意义。”

和内敛的阿栋相比,诙谐盏鬼又有市井气息的彭彭显然更让观众买单。他说话幽默耿直,常以尖锐、诙谐的语言评论时事,节目新闻内容贴近民生,评论内容反映民意、独立理性,拥有众多如 “彭彭第 N 定律” 这样的经典口头禅。

很快,他成为了节目的灵魂人物。两人一动一静轮流做主持,加上播出的新闻内容贴近民生,节目很快就收获了一批忠实观众。不过阿栋比他早三年离开节目,也是因为阿栋的离开让他多坚持了三年,他原本也是想早点退出节目的。

离开节目的原因,彭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这份工作已经连续做了十一年,媒体环境已经有很大变化,于公于私都是离开的时候,而且人生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追求,是时候找寻新的方向了。”
于是在2020年,彭彭果断离职。他表示不会回到传统媒体,会从商或者进入网络新媒体行业。年底,他就拖家带口去了日本,生活在大阪。
到日本从头再来,彭彭的选择做对了吗?

彭彭做事情很果断,一旦决定了就会坚决去做。初到日本也遇到了语言不通、生活环境适应等问题,但他都一一克服了。

他在日本的工作包括了:一个是在日本大阪开设了高端粤菜餐厅 、点心铺,将广东饮食文化带到日本;另一个则是担任投资顾问,致力于连接中日两国的资本和项目,提供法律和投资建议。

除此之外,他在海外开设了网络频道 “彭彭声讲得临擒讲错电台”,继续用粤语讲述自己对社会、工作和生活的看法。近几年中日舆论环境不好,彭彭在发言的立场并不总在中国这一边,引发了不少的讨论,有很多人因此对他的印象大打折扣。有些言论确实离谱,比如“回来怕坐绿牌车,怕自燃什么的”之类的。

彭彭目前在日本的生活趋于稳定,也在日本迎来了自己的第三个孩子。至于他的选择是否正确,只能够问他自己的生活感受以及以后再做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