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实业初心 勇担社会使命——记民营企业家胡明红的奋斗之路‌

发布者:夏天旳菋道 2025-5-21 14:02

在兰州市红古区花庄镇青土坡村,甘肃禹虹防水材料有限公司的厂区内机器轰鸣。身着深蓝色工作服的胡明红正专注调试新引进的意大利生产线设备,日晒在他黝黑的脸庞刻下深深印记。这位从国企辞职下海的民营企业家,用十余年时间书写了一段实业报国的奋斗篇章。

实业筑基铸就行业标杆

1994年,22岁的胡明红端上令人羡慕的“铁饭碗”,成为红古区电信局职工。然而安稳的生活未能消磨他的闯劲,“人生总得拼一拼”的信念促使他在2007年作出惊人之举——成为单位首个辞职创业者。此后的五年间,他创办民族餐饮企业,将连海盛鼎餐饮打造成区域龙头,解决120余人就业。正当事业顺遂时,防水材料行业的机遇悄然降临。2012年,在友人建议下,他毅然注册成立甘肃禹虹防水材料有限公司,开启实业新征程。

创业初期,防水行业对于跨界者而言充满挑战。胡明红带领团队从零起步:白天在工地监督厂房建设,夜晚研读技术资料;为验证产品性能,寒冬腊月亲自上房顶测试防水效果。2014年首条SBS生产线投产时,简陋的彩钢房办公区常令客户生疑。他咬牙抵押房产扩建标准化厂房,2019年引进意大利先进生产线,实现跨越式发展。如今,企业占地2.6万平方米,年产值近7千万元,产品覆盖西北五省区,98人技术团队手握23项专利,从作坊式工厂蜕变为西北最大防水材料生产基地。

民营企业的民生温度

胡明红始终践行“企业源于社会,理应奉献社会”的理念。汶川地震捐赠10万元、资助6名贫困大学生、年节慰问困难农户已成为企业传统。2017年,他提交的《关于加强和规范红古区老旧物业规范管理的提案》推动红古区出台物业服务标准,惠及3万余户居民。这些善举背后,是他“让群众有稳定收入,不给社会添乱”的朴素理想。

村民张立文的故事常被胡明红提起。2014年,这个靠小货车勉强维生的农民,贷款购置罐车为企业运输原材料。稳定的运费结算让他两年内购入第二辆罐车,年收入突破20万元,彻底改变家庭命运。“像他这样的运输户我们有30多家,最长的合作已满十年。”胡明红说。

即便在市场下行时期,企业仍坚持履约,保障司机收入。这种坚守换来深厚信任:2022年行业寒冬时,运输队主动提出暂缓结算运费,与企业共渡难关。

党建引擎驱动创新发展

2016年成立的党支部成为企业发展的独特优势。38名党员组成技术攻关小组,在防水卷材耐候性改良项目中攻克技术瓶颈,使产品使用寿命延长至25年。党建活动室墙上,“支持党建工作模范企业”等荣誉见证着非公党建的丰硕成果。每周的“党员技术讲堂”、每季度的岗位技能竞赛,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生产力。这种融合创新让企业先后获评全市非公党建示范点、先进基层党组织。

胡明红一直要求技术团队“像呵护眼睛一样对待产品质量”,建立的“三检四追溯”制度使产品合格率达99.8%。面对行业低价竞争乱象,他坚持每年投入一定规模的资金用于研发,成功开发出适用于高原冻土环境的特种防水材料,填补西北市场空白。这种工匠精神让“陇上禹虹”品牌连续六年蝉联甘肃省名牌产品。胡明红望着厂房感慨:“当年辞职时只想证明自己,现在肩上扛着上百个员工家庭和数百合作农户的生计。”从解决温饱到实业报国,这位西北汉子用二十年坚守诠释着民营企业家的时代担当。正如办公楼墙上“匠心做防水,务实做企业”的鎏金大字,他的奋斗故事仍在陇原大地上续写新的篇章。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程君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