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放挂鞭都要被罚款,凭啥李渡烟花能在赣江中心连炸40分钟?

”——10月1日南昌夜空被8万发焰火刷屏后,这句吐槽冲上热搜。

李渡镇这次确实豪横。
江心9条船、双子塔2栋楼,1.3公里火线,银河瀑布直接往赣江里倒。
可转头一看,南昌城区全年禁燃区又扩了一圈,连结婚想放个冷焰火都提心吊胆。
同一片天空,两种待遇,谁心里没点落差?
有人说这是“官方双标”。
其实禁燃区主要针对居民区,李渡的燃放点远离密集楼宇,提前报备、专业团队、环保弹型,烟雾量比老鞭炮少一半。
现场看的观众录的视频里,几乎闻不到火药呛味。
再往前翻,8月戛纳那一场更夸张。3200种效果、3000发礼花,法国人看完直接鼓掌7分钟。
外网弹幕清一色“中国魔法”。
李渡靠出口吃饭,九成订单在海外,国内禁燃越严,他们越得把技术卷到极致——低烟、低残渣、可降解纸壳,不然欧美客户直接退货。
所以不是不让放,是普通人没条件放。
李渡把烟花做成了精密灯光秀,成本按秒算。
普通人买一盒摔炮都得掂量钱包,更别说雇专业团队。
一句话:禁燃保的是日常安全,李渡秀的是顶尖技术。
想在家门口看银河,得先接受烟花从“民俗”变成“奢侈品”的现实。
网友辣评:
“小时候过年整条街都是硫磺味,现在想闻得去景区买票。
”
“建议出个市民体验套餐,200块放5发,环保弹,拍照打卡,立马回本。
”
“别骂了,李渡要是倒闭,下次国庆只能看无人机拼字,更无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