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八点,我蹲在客厅换台,央八《依依向北风》一出场,我妈直接叹气:这知青跟我妈一样大,演员比我爸还老。
我瞄一眼数据,首播峰值3.2,第二天掉回2.1,曲线像下楼梯,跟去年《沉默的荣耀》连涨七天的妖孽走势比,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老问题没变:男主俞乐山52岁,抹头油装18,滤镜磨到鼻梁都没了,弹幕齐刷“叔,咱回去演爹吧”。
更挠人的是剧情,女主盛雪竹为回城指标哭完三集,一扭头又跟村支书儿子搞暧昧,知识青年变恋爱脑,我妈把遥控器一扔:“当年谁有工夫天天哭,挑粪都跑断腿。”
我不死心,切到央一《红石榴餐厅》。
景是真美,天山雪顶当背景,可镜头一推到人,白宇帆那张都市脸跟烤馕摊格格不入。
收视0.9,连《我的阿勒泰》三分之一都没够到。
问题一样:剧本把新疆当滤镜,把餐厅当景点,主线只剩“今天包子咸了,明天大小姐失恋”,民族兄弟开口全是标准播音腔,一点孜然味没闻着。
网友辣评:像把网红打卡店开到了直播间,空有招牌,菜不上桌。

我扒了下排片表,发现央视也“调休”:大剧收官→立马插年代剧或轻喜,靠基本盘养老。
平台安全垫有了,可观众不傻,年龄错位、剧本注水、流量裸泳,一步踩雷,三步弃剧。
想再复制《沉默的荣耀》的奇迹,光靠“央视”两个字已不够,先把演员年龄表回炉,再把剧本丢进生活腌三年,腌出皱纹、腌出羊膻味,才配叫年代剧。
不然,再美的天山雪也盖不住那股塑料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