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农妇遇害案情曝光!凶手伪装接近农妇子女,作案动机让人意外

发布者:心型空气 2025-11-9 14:00

2023年7月3号早上,贵州黔西一个村子里,王秀珍出门去割草,监控拍到她最后的样子,她二嫂的男友熊某在那天红薯地里对她动手,用尼龙绳勒住她,又担心人没死透,继续动手超过半个小时,这人下手特别狠,一点都没手软。

那天下午,张明用枯树枝把尸体盖住,等到晚上又回到现场,拿起锄头将尸体塞进石头缝里,还压上两块大石头,一块一百零八斤,另一块一百五十三斤,他并不是慌乱行事,而是早就盘算好了,接着他烧掉了作案用的工具和衣服,半夜偷偷把王秀珍的雨鞋和镰刀放回她家院子,假装王秀珍是自己走丢的,这一系列举动根本不像临时起意。

警察花费了十三天才找到这个嫌疑人,在这段时间里,他混进了村民组织的搜山队伍,还提前到埋尸地点附近走动,故意躲开摄像头能够拍到的地方。警方通过手机信号把范围锁定在他家周边,他却清楚村民会搜索哪条路线、每个摄像头具体安装在哪里,说明他早就熟悉了周围环境。更让人发毛的是,案件发生半个月后,他在网上发布视频,背景音乐用的是“你俩开以后……”,听着就让人心里发寒。

一审法院判处张某某死刑缓期执行,理由是张某某主动带领寻找尸体并具有坦白情节,但检方提出抗诉,认为张某某并非自愿配合,而是在警方侦查压力下才作出供述,张某某曾对王秀珍进行长达两个月的骚扰,拨打电话近六十次均被拒绝,还存在未起诉的强制猥亵行为,藏匿手机可能涉及盗窃问题,且未承担赔偿也未获得家属谅解,这些事实表明其不具备悔罪表现,因此不应减轻刑罚。

二审法院在2025年6月维持了死缓判决,同时增加了限制减刑的内容,并将原来认定张某所起的“重要作用”改为只起“一定作用”,法院指出张某的坦白属于被动交代,家属认为被动配合不能视为悔罪表现,却仍被用于减轻刑罚,此外强制猥亵和盗窃行为未被一并判决,这在逻辑上难以说通。

这个案子已经进入再审程序,高院在2025年9月通知立案,到11月还没有出结果,法律专家提到过像云南、河南那种伪装成他人的杀人犯最终都被改判死刑,但这个案子的判决仍是死缓,刑法也没有写明长期骚扰加上拒绝回应导致杀人是否属于特别恶劣的情节,因此各地法官的判决并不一致。

我实在想不明白,这个人从头到尾都在演戏,把尸体藏得严严实实,连手机也偷偷藏起来,这怎么能算是“有悔意”呢,法院说他在案件里“起到一定作用”,可那是被逼无奈才配合的,根本不是真心认错,受害人家属要的是一个公道,不是这种表面上的配合调查。

王秀珍的手机一直没被找到,熊某可能用它发送过消息或干扰调查,官方没有公布熊某的暴力前科记录和日常交往情况,村里的监控存在一些死角,这些因素让熊某得以长时间躲藏,很多细节没有交代清楚,让人感到不安。

死缓加上限制减刑,最少也要关二十二年,这个惩罚听起来很重,可对受害者的家属来说,只要没有判死刑,心里总还是觉得憋屈,法律要走程序、看证据,但人心有感受,不能只看条文怎么写,还得看到那些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他们是怎么过这一生的。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