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诗词,当你读第一遍的时候,就被深深地打动了?
我猜里面肯定有下面这8首诗词,我就是第一次读时,被这些绝美的诗词深深打动了。
不信?读完你就相信了。
第1首 元朝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是一首元曲,我第一次读就感觉很有味道,被其中的苍凉感深深地震撼了。
这首小令用名词积累方式,将枯寂、幽静、苍凉的画面精准地叠加在一起,缠绕的枯藤、嶙峋的老树、暮归的寒鸦,是凄凉;苍老的道路、萧瑟的西风、疲惫的瘦马,是漂泊。
孤独、乡愁与漂泊融为一体,那位在夕阳余晖中,孤独漂泊、肝肠寸断的游子,触动了多少人的心灵?引起了多少人的共鸣?

第2首 南宋蒋捷的《虞美人 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这首词写于国破家亡后,描述作者人生的三个阶段,三种不同的心境:少年意气风发,中年漂泊流浪,晚年孤苦寂寞。不同的雨,衬托不同的心境。
当时南宋灭亡,作者经历漂泊流浪,其苍凉和无奈的心境有谁能理解?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想象一下这个场景,极契合作者的心境,令人拍案称绝!

第3首 唐朝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诗的冲击力是时空性的和哲学性的。
作者登高望远,“前不见古人”,过去那些贤君名臣我已无法遇见;“后不见来者”,未来的明主良才我也来不及看到。
“念天地之悠悠”,天地宇宙是如此辽阔永恒,在这无限的时间与无限的空间交汇点上,诗人猛然感受到自身作为独立个体的渺小与孤独,这种巨大的落差感化作一声“独怆然而涕下”的悲慨。
此诗道出了所有人在面对浩瀚宇宙和历史长河时,深刻的孤独感和渺小感,确实震撼灵魂。

第4首 元朝唐温如的《题龙阳县青草湖》
西风吹老洞庭波,
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
满船清梦压星河。
又是一首唯美动人,意境无敌的好诗。我第一次读就被深深震撼住,不由地感慨怎么会有这么美的诗?
此诗意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可以在脑海中重构一下诗中的场景,诗意弥漫,令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第5首 南唐李煜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的感染力源于一种倾泻而出的亡国之痛,纯粹而极致。
东风又起,明月依旧,但作者已是亡国之君,“故国”已永远失去,阶下囚之愁溢出满纸。
最后,作者将这无边无际的愁绪,比喻为“一江春水向东流”,让抽象的、沉重的愁绪有了具象的、磅礴的、永不停歇的动感。
全词将个人悲剧上升到人类共通的哀愁,所以极能打动人心。

第6首 唐朝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这是一首孤独之诗,意境之诗,是一幅打动人心的 “寒江雪钓图”。
天地间白茫茫一片,映照着山间的一江,一舟,一钓翁,满是苍凉和孤寂,完美契合作者惨遭贬谪后愤懑、孤寂、不平的心境。

第7首 唐朝李白的《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
刬却君山好,
平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
醉杀洞庭秋。
这首诗是李白流放夜郎途中遇赦,途经岳州陪族叔李晔同游洞庭湖时所写,诗中的意境无敌。
李白用如椽大笔描绘了洞庭湖壮丽景色,人如在画中游,“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蕴含无限诗意,又蕴藏李白壮志难酬的万古愁情。

第8首 北宋苏轼的《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诗满是洒脱、无畏、恬淡与豁达。
此词寓意“一切皆是浮云”,无限洒脱洋溢在字里行间,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有谁会不喜欢这样一首词呢?没有。

朋友们,第一眼就能打动人心的8首词分享完了,你是否第一次读时就被这些诗词所打动呢?欢迎分享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