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荣强:展开说说技巧的常见错误有哪些?

发布者:暖葵若挽 2025-7-16 14:00

樊荣强

文/樊荣强

“展开说说” 看似是 “多说几句”,但实际操作中容易陷入逻辑混乱、内容冗余等问题。以下是常见的错误类型及具体表现,帮助避开 “越说越乱” 的陷阱:

一、核心模糊:没有 “立题”,漫无目的

这是最基础也最常见的错误 —— 展开前未明确 “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导致内容像 “散沙”。

具体表现:比如被问 “你喜欢旅行吗?”,回答:“喜欢啊,上次去了云南,那里天气不错,住的民宿老板人很好,对了,我还买了条围巾……” 全程没有围绕 “为什么喜欢旅行” 或 “旅行带来的价值” 展开,而是被细节带偏,听众抓不住重点。

本质问题:缺乏 “立题意识”,不知道 “展开的目的是为了回答一个什么问题或者说清一个核心观点”,而非堆砌零散信息。

二、逻辑断裂:想到哪说到哪,缺乏衔接

展开时没有 “递进” 或 “并列” 的逻辑,内容之间跳转生硬,让听众跟不上思路。

具体表现:聊 “如何提高阅读效率” 时,先说 “要做笔记”,突然跳到 “我昨天看了本小说”,又转回 “其实挑书也很重要”,三个点之间没有关联词(“首先”“其次”),也没有过渡句(“除了做笔记,选对书也能减少无效阅读”),听众会觉得 “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本质问题:忽视 “框架感”,没有用 “总 - 分 - 总”“是什么 - 为什么 - 怎么办” 等逻辑链串联内容,导致思维跳跃。

三、细节失控:要么太简略,要么太冗余

对 “展开的尺度” 把握不当,要么 “点到即止没说透”,要么 “过度细节压垮主线”。

具体表现:

过于简略:被问 “为什么选择这份工作”,只说 “因为公司好”,没有展开 “公司哪点好(平台、氛围、发展空间)”“这和我的职业规划有什么契合点”,等于没回答。

过于冗余:聊 “喜欢的电影” 时,花 10 分钟复述完整剧情,却没说 “为什么喜欢”(比如角色塑造、主题意义),听众被细节淹没,反而忘了核心。

本质问题:混淆 “展开” 和 “堆砌”,不知道 “细节是为核心观点服务的”,该详的地方略了,该略的地方详了。

四、自我中心:忽视听众需求,只顾 “自说自话”

展开时没考虑 “听众想知道什么”,导致内容对别人来说 “无关紧要” 或 “难以理解”。

具体表现:比如向长辈解释 “为什么喜欢线上购物”,却大谈 “算法推荐多精准”“物流系统多高效”,而长辈更关心 “会不会买到假货”“售后方便吗”;或者和新手聊 “摄影技巧”,一上来就说 “快门速度与光圈的黄金比例”,忽略对方可能连 “ISO 是什么” 都不知道。

本质问题:缺乏 “问答思维”,没有站在听众的认知水平、兴趣点或需求上调整内容,导致 “说了很多,对方没 get 到”。

五、重复啰嗦:同一句话换个说法反复说

看似 “说了很多”,实则是 “车轱辘话”,没有新增信息,属于 “无效展开”。

具体表现:被问 “这个方案的优势是什么”,回答:“优势很明显,首先是效果好,能达到预期;其次呢,效果确实不错,比之前的方案更有效;最后,从结果来看,效果是有保障的。” 全程只围绕 “效果好”,没有具体说明 “怎么好”“好在哪里”。

本质问题:缺乏 “分层思维”,不能把核心观点拆解成多个具体维度(如 “效果、成本、可行性”),只能在一个点上循环。

六、强行拔高:脱离场景,过度上价值

在日常交流或轻松话题中,硬要 “上纲上线”,让展开显得生硬刻意。

具体表现:朋友聊 “周末去爬山很开心”,接话时说:“爬山不仅是娱乐,更体现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勇气,反映了对自我极限的突破,这背后是深刻的哲学命题……” 这种脱离语境的 “升华”,会让对话变得尴尬。

本质问题:混淆 “展开” 和 “演讲”,忽视场景的 “松弛感”,把所有话题都当成 “需要论证的议论文”。

这些错误的核心共性是:

把 “展开说说” 当成 “数量上的堆砌”,而非 “质量上的深化”

真正的展开,应该是 “围绕核心、逻辑清晰、兼顾听众、详略得当”—— 既让内容有厚度,又让听众能轻松跟上。练习时可先从 “写提纲” 开始:每次开口前,用 10 秒想清楚 “核心观点是什么”“分几点说”“每点用什么细节支撑”,逐步养成 “先想框架再填充内容” 的习惯。

牢记钻石法则,牢记立题,牢记问答思维!

上一篇:大伙儿说说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