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83名学子考上“985”高校——德阳中学2025高考交上亮眼成绩单

发布者:大爱纳兹 2025-8-23 14:04

【来源:德阳市人民政府_部门动态】

播放量107.1万!这只是截至8月19日的数据。近段时间来,一条名为《我与高三的周旋 两次虚拟的夏天》的励志视频在某知名视频平台热播。

视频的制作者叫李柳霏,是德阳中学高2022级5班的毕业生,今年以物理类680分的优异成绩被北京大学力学专业录取。语文成绩一度较差的她厚积薄发,高考语文取得了129分的好成绩。

在德阳中学,像李柳霏这样的成长逆袭故事还有很多。今年高考,该校共有83名学子考上“985”高校,较去年增长20%。

沃土深耕 搭建多元成长阶梯

据介绍,德阳中学坚信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光彩,构建了尊重个性、因材施教的培养模式。该校高2022级5班班主任冯伟说:“我们不光看分数,更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解决问题能力和发展潜力,引导学生个性化、差异化发展。”据冯伟称,他在上课时不仅关注解题技巧,还经常与学生们分享国际国内科技前沿消息,“人不能只有个人理想,还要有家国情怀。莫问前程几许,但求无愧于心、无愧于时代!”

多年来,该校为学生铺设多元发展的跑道:科技创新大赛的实验室里,闪烁着智慧碰撞的火花;名校夏令营、冬令营的旅途中,拓宽了学子眺望未来的视野;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精准对接了不同潜质学生的拔尖需求。

李柳霏坦言,正是学校推荐她参加的北大夏令营,让她坚定了考取北大的决心,“回来就想着,我一定一定要上北大。”

师者如灯 照亮学子前行航程

亮眼的答卷离不开一支倾情奉献、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高三教学的每一个清晨,德阳中学高2022级22班班主任任大春的办公室灯光总是最先亮起。高三才接手22班的任老师,为了迅速融入班级,牺牲了无数个人休息时间,通过各种方式与任课老师、家长促膝长谈。

任老师接手该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孩子们树立信心。“当时,同学们的目标都比较低,没有一个是清华、北大。但我一直相信他们有更大的潜力。”任老师说,他当时想尽各种办法给学生加油打气,一个多月时间下来,终于有4位同学坚定了要踏上“清北”路的信心。

语文教师左兰临近退休,却依然坚持创新教学。她为学生们设计了一个特别的“问题传递本”,每晚都由课代表收集好同学们遇到的不同问题,交到她手中常常已是八九点钟。无数个夜晚,她都在灯下梳理着学生的困惑,精心准备第二天的讲解,让课堂变得更加有针对性。

当发现2022级5班的何济宏因对语文存在偏见而成绩徘徊不前时,语文教师唐德宁一次次利用课间、自习,当面批改何济宏的作文、逐题分析错因,给予精准点拨。此举不仅悄然融化了何济宏心中的学科壁垒,更助力他高考语文取得了117分的突破,最终以物理类680分圆梦北大。

青春奋楫 梦想谱写前进华章

在德阳中学这片充满关爱与激励的土壤里,学子们以最饱满的热情和坚韧的毅力,交上一次比一次更为闪亮的答卷。

今年以历史类665分被北京大学社会学录取的吴敏面对地理学科一度60分的困境,在老师的安慰、鼓励和点拨下,稳住心态,稳扎稳打,注重错题收集,在高考中实现了从60分到90分的华丽逆袭。“任大春老师曾经告诉我,缓解焦虑的最好方法就是去行动,一直支撑了我整个高三。”吴敏说。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已被复旦大学哲学系录取的龙海钰,在回顾高中时光说出了这句自己的励志格言。这个曾经在高三经历过崩溃、焦虑到失眠的小伙,最终摘得了属于他的胜利果实。在数学教师江南的精准施策帮助下和老师们那一句句“相信自己,你行的。”“别慌,慢慢来。”的安慰与鼓励中,他的高考数学完成了从及格线跃至119分的逆袭。

学校搭建平台、教师燃灯引路、学子扬帆奋进、家长全力配合……多方发力共同书写“厚植沃土育栋梁”的生动实践。德阳中学正以她的匠心与情怀,不断点亮学子的心灯,托举他们驶向充满无限可能的星辰大海。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