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卷一高考作文:精彩例文及私家点评

发布者:暗是睡着的光 2025-11-19 14:02

【2025年高考作文全国一卷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他想要给孩子们唱上一段,可是心里直翻腾,开不了口。

——老舍《鼓书艺人》(见全国一卷阅读II)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艾青《我爱这土地》

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穆旦《赞美》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立意:

1.以炽热之声,诉家国深情

2. 苦难时代,个体的精神坚守与家国情怀

3. 平凡人,平凡身躯里的民族大义

4. 以爱国情怀,折射民族的灿烂光辉

5. 从历史到现实:抗战精神/民族魂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实践

6. 不忘民族苦难记忆,勇担时代赋予的责任与担当

7.困境中不屈服的抗争精神,是勇气和担当,更是民族屹立的根于魂

8.以你我的赤子之心,共筑中华民族的复兴之魂

例文及点评】

心音激荡,与国同谱

老舍笔下《鼓书艺人》中艺人翻涌于心却喑哑于喉的唱词,是个体在时代洪流前的踟蹰;艾青"以嘶哑的喉咙歌唱"的决绝、穆旦"以带血的手拥抱"的悲壮,则是赤子之心冲破樊笼,对土地与民族的炽烈礼赞。从无声挣扎到生命呐喊,是个体情感蜕变,更是当个体命运与家国情怀共振时迸发的精神伟力。(切中材料核心,入题简洁明快)

沉默,常是个体面对时代洪流的本能回响。(分论点一,紧扣材料一)鼓书艺人身处烽火年代,艺人心中满是对前路的迷茫、对苦难的无力,不知如何以微薄之声慰藉苍生。现实中,我们面对外界喧嚣与内心迷惘交织,也常"欲说还休",将心音暂埋于静默。这沉默,是自我保护,也是对现实重压的无声回应。但若长久沉溺,个体易在时代浪潮中迷失,生命价值与意义也将蒙尘。(困境分析)

觉醒,是沉默深渊中迸发的灵魂之光。(分论点二,紧扣材料二三)艾青"嘶哑"的歌唱,化作对破碎山河的泣血呼唤与对光明未来的执着追寻。在国家危急存亡之际,无数觉醒的灵魂以笔为旗、以歌为号,点燃民族希望之火。穆旦"带血的手"寻求的拥抱,将个体生命熔铸于民族存续。这种觉醒源于对家国责任的深切体悟,是精神在苦难中的涅槃。壁画修复专家李波,甘坐冷板凳,在敦煌洞窟以青春与耐心唤醒沉睡千年的色彩,他的"无声"修复,是对中华文脉的深情"歌唱",是静默中爆发的文化责任与使命。(精神突破)

担当,是觉醒灵魂在时代大地的坚实步履。(分论点三,捏合材料)觉醒需化为担当行动,方能铸就价值。"神舟"问天、"嫦娥"探月,平均年龄仅35岁的航天"梦之队"日夜兼程,将青春智慧挥洒于星辰大海,每一次操作、每一次突破,都是对"航天强国"梦想的践行。年轻的南沙卫士在高温高湿、远离大陆的礁盘上,筑起钢铁长城,还培育出"礁盘花园"。那怒放的"太阳花",是他们用青春热血浇灌的忠诚之花。无论是航天人、还是守礁卫士,他们都以拳拳之心化为报国之行,诠释着新时代的赤诚担当。(行动落实)

新时代画卷壮阔铺展,召唤青春笔触。新时代青年不应困于内心波澜而沉默,而应效仿艾青、穆旦,追随当代榜样,让心音激荡成时代强音。在科技创新前沿勇攀高峰,在乡村振兴沃土深耕希望,在文化传承深处守护薪火,在平凡岗位精益求精,(排比说理精彩)以智慧与汗水为墨,谱写属于我们这一代的华彩乐章。(联系现实)

从沉默蛰伏到觉醒破晓,再到担当躬行,(串联三个分论点)是个体精神成长的史诗,亦是民族砥砺前行的缩影。让我们将心音汇人民族复兴交响,与国同谱,绽放璀璨光芒!(总结升华)

总评:

这篇文章结构清晰,逻辑严谨。开篇以材料中的三个文学意象引出个体与家国情怀共振的主题,自然贴切。

主体部分则从“沉默”“觉醒”“担当”三个层面层层递进,深入剖析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精神成长。每个分论点都有典型事例支撑,充实了文章,增强了论证力度。结尾呼应时代,发出号召,升华主题,激励青年将个人心音融入民族复兴。

文章善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语言富有感染力,使文章很有气势,兼具思想深度和文采,堪称佳作。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