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史(小小说)

发布者:潇凔湦 2025-5-22 14:02

二哥的爱情史,要从覃村那晚电影说起。

那是1983年,二哥和几个青年人打着手电筒结队去覃村看电影。露天银幕支在晒谷场上。二哥感冒刚好,裹着件灰布褂子夹在人群里。

秋夜风凉,二哥又咳嗽起来。他慌忙用手捂住嘴,却感觉一口痰滑出手心,不偏不倚落在旁边姑娘的白球鞋上。那鞋面簇新得发亮,在月光下像两尾银鱼。

“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二哥发现痰落在姑娘的鞋子上,慌忙道歉,同时蹲下身用袖子帮她擦。

姑娘刚想发火,听到二哥道歉,又见他用袖子擦鞋,火气消了:“没事。”

二哥站起来,借着银幕光,眼睛扫过姑娘的脸:一双月牙似的眼睛,一只精致小巧的水滴鼻,一对高高翘起的羊角辫。就是这匆匆一瞥,让二哥刻骨铭心,以致后来苦苦寻找了她一年。

此后,有事没事,二哥就去覃村转一圈,赶集也要绕个大圈从覃村经过,就为再次遇见姑娘。

一年过去,二哥连姑娘的影子都没见到。他想通过覃村的高中同学打听,却不知如何开口。

二哥已经二十五岁,母亲张罗着给他做媒。二哥说:“我不要。”堂姑要给他说亲,他也一口回绝。母亲问:“你是不是有了心上人?”

“没有。”

“没有干嘛不要?你不小了。和你同龄的,不少都结婚生娃了。”

可无论母亲怎么说,二哥就是不肯去相亲。

转眼两年过去,二哥的缘分来了。

那天,二哥骑着新买的自行车去镇上卖米。半路,突然下起大雨。二哥在路边一间铺子避雨。这时,他看见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姑娘也跑过来避雨。那只精致小巧的水滴鼻,那双月牙般的眼睛,二哥一眼就认出了她。

“爸!妈!过来避雨!”姑娘朝着稻田里的一对中年夫妇喊。

原来姑娘在割稻。二哥这才明白为啥找了两年都见不到她——她也不是覃村人,只是那晚去看电影。二哥心里一阵激动,却不知如何搭讪。

雨停了。姑娘下田继续割稻。避雨的人陆续走了。二哥不想就这样离开。天气预报说明天有台风,他做了个大胆的决定。

二哥来到姑娘家的稻田,像熟人一样笑着点点头,拿起地上的镰刀开始割稻。

姑娘疑惑地看着他,在记忆中搜寻许久,也没想起这个男人。姑娘的父母以为他是女儿的男朋友,不停地打量他。二哥身高一米八,日字脸,白净帅气。姑娘父母当时就喜欢上了这个“准女婿”。

割稻,打稻,搬稻。二哥不省力气,汗水浸湿了衣服,黄泥弄脏了全身。

姑娘给他端来一杯开水,戴上一顶草帽,趁机问:“你是——”

“我叫王宁。”

“王宁?是小学还是初中同学?我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

“我们不是同学。”

“那我们在哪里见过?”

“第一次见面。明天刮台风,看天气,等会儿可能还会下雨……”二哥转移了话题。

那次割稻,二哥知道了姑娘叫小琴,是镇上的代课教师。

看到单车尾架上的米,二哥才想起忘记卖了。这时集市已散,他只好把米带回家。

父亲见米没卖掉,衣服还沾满黄泥,问怎么回事。二哥说半路下雨摔了一跤。

此后,邮差老陈经常出现在我家门口。有回,我偷看二哥柜子里拆开的信,里面写着:“那日,天公作美……”

为了追求小琴,二哥去找校长,也要当教师。那时教师工资才几十元一个月,刚好有个教师辞职。二哥高中毕业,符合条件。

当上教师后,二哥常以交流教学心得为借口去找小琴。

举办婚礼时,二哥请人放了两晚电影,终于向小琴吐露了当年的秘密……

作者‬:梁亚平,广东省吴川市覃巴中学教师,中国微型小说协会会员,湛江市作家协会会员,在《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大世界》《民间故事选刊》《精短文学》《南方工报》《湛江日报》等报刊发表小小说。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