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父母相继去世后,我回乡的次数愈发稀少。最后一次踏上故乡的土地,还是在2021年的五月,那时我参加了姨妈女儿的婚礼。转眼间,四年悄然流逝。这个国庆假期,我决定趁着小舅舅儿子的婚礼,再次回到故乡,也顺便去拜祭父母的墓碑。
乡村的婚礼依旧保留着朴实而热闹的传统,表弟的婚事几乎全由村里的主事人操办,舅舅反倒成了最轻松的长辈。久未见面的亲戚们格外亲热,寒暄时充满了久别重逢的欣喜。婚宴由村里的厨师承办,四百元左右的价钱,既实惠又丰盛。正餐安排在户外,国庆时节来的人络绎不绝,舅舅说这次一共摆了五十桌,场面热闹非凡。
正午时分,在司仪略带乡音的主持下,新人完成了拜堂礼。随后,在主事人的吆喝声中,宾客们依次落座。厨师们动作麻利,不一会儿就将二十余道菜肴摆满桌面。十人一桌,吃得快,散得也快,转眼之间盘子就已空空如也。下一拨客人接着入席,新上一轮又热腾腾的菜肴。那些似曾相识的味道在唇齿间弥漫,仿佛将我一把拉回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岁月。

饭后,我与舅舅道别,驱车奔向久违的老家。一路上,我脑海中不断浮现家的模样。四年未见,不知老屋是否还在?又变成了怎样的模样?
半小时后,我终于抵达那个深埋在记忆中的村庄。
如今的老家,早已不再是曾经的模样。公路延伸至每一家门口,曾经颠簸的土路早已消失。我把车停在离家五十米的空地上,眼前的一切仿佛既陌生又熟悉。

记忆中,那条回家的小路狭窄而泥泞,特别是雨天,一脚踩下去能拔出整只鞋。我们兄妹每天放学后,都得小心翼翼地走回那扇旧木门。而如今,水泥路光滑平整,却再也找不到当年欢声笑语的身影。时光就像这条路,把我们带得越来越远。
刚下车,田野的清风便扑面而来,带着泥土和青草的气息,还有稻谷成熟时特有的甜香。我环顾四周,金黄的稻田在风中轻轻起伏,似乎在默默地迎接一个久别归来的孩子。
正值农忙,村民们在田间忙碌,见到我后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热情地打招呼。他们问我在外过得怎么样,孩子多大了,读大学了吗,城市生活压力大不大。这些看似平常的关心,却让我鼻头一酸。年迈的村中长者紧紧握着我的手说:“孩子,回来就好,这里永远是你的家,常回来看看啊!”

那一刻,我从他们朴实的笑容中感受到一种久违的温暖。想起父母已不在人世,心里更是泛起阵阵酸楚。
站在老屋门前,我满眼荒草,久久不语,泪水悄然滑下。那扇曾日日开合的木门,如今被野草半掩,屋前无人打理,仿佛整座房子也在沉默中等待着什么。
这座老房子建于1991年,当年在村里算是“高档”住宅。我清楚地记得上梁那天,鞭炮声响彻云霄,父亲满脸骄傲地说:“这是我们家最好的日子。”那时的我们,住进了村里最气派的屋子,父亲在村中也更有了底气。但岁月如刀,父亲已离世九年多,那份荣耀早已归于尘土。

我向邻居借来镰刀,清理门前的杂草。走到门边,从砖缝中取出那只熟悉的塑料袋,里面装着老屋的钥匙。那是以前父母劳作不在家时,我常用来进屋的“备用钥匙”。如今再次用它开门,却已无人应答。
推开门,院子里杂草丛生,落叶厚重,空气中弥漫着霉味和陈旧的气息。熟悉的院子如今像被时光遗弃,连脚步声回响得格外孤独。院中的老枣树依旧挺立,粗壮的枝干上爬满了斑驳的痕迹。十月正是结果的季节,火红的枣子挂满枝头。
曾经,我们一群孩子会用竹竿敲打枣树,红枣如雨点般落下,小伙伴们满地打滚欢笑。而如今,孩童早已四散天涯,留下这棵老树年年独自结果,年年无人问津。我站在树下低语:“你还在,我却不再是当年的我。”

走到院角,杂草中竟然藏着一个硕大的冬瓜,无人照料却长得喜人。望着这意外的果实,我忽然觉得,它像极了我们这些在城市拼搏的农村孩子。没有人浇水施肥,却在风雨中顽强生长,靠着一点执念扎根在异乡。
推开堂屋的门,一股潮湿发霉的气味扑鼻而来。地面灰尘厚重,角落布满蛛网。父母的旧房间里仍留着一面老镜子,母亲曾说,那是她出嫁时的陪嫁之一。镜框上雕刻着:“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我轻轻拭去尘埃,眼前浮现出母亲梳妆时温柔的神情。
屋里还挂着父亲珍藏的一张老照片,那是爷爷与战友的合影。父亲总会站在照片前默默出神,那份思念,隔着两代人生生不息,传承了下来。那时屋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电视声、笑声与说话声交织在一起,连夜晚也热烈不已。而如今,一切仿佛一夜之间远去,只剩寂静陪伴老屋。
屋后的池塘仍静静躺在那儿,柳树依旧在水面上摇曳。那是我们童年的乐园。夏天,我们偷偷跳进池塘,扑腾着学游泳,摸鱼抓虾,嬉笑声传遍整个村子。早晚时分,大婶们聚在塘边洗衣,棒槌敲打声清脆悠扬,像是在为生活伴奏。
这些画面虽已渐行渐远,却深深刻在我心里,成为温暖而挥之不去的回忆。

下午五点,我收拾好屋内的一切,去“看望”长眠于此的父母。清理墓前的杂草,我点上一柱香,默默倾诉这些年的离散与挣扎。村中如我家般无人居住的房子越来越多,遗留下的多是叹息和惋惜。
告别,养育我的村庄;告别,淳朴的乡邻;告别,老屋。当我驶离村口时,再次望着在暗影中浮现的村庄,心头涌动着酸涩的情感。
恍惚间,泪水夺眶而出。
